[發明專利]一種升力式飛行器高動態下壓段制導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81968.5 | 申請日: | 2016-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983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22 |
| 發明(設計)人: | 馬衛華;楊業;黃萬偉;祁振強;包為民;梁祿揚;吳浩;郭濤;徐國強;劉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5D1/08 | 分類號: | G05D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66 | 代理人: | 張璐,黃啟行 |
| 地址: | 10085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升力 飛行器 動態 下壓 制導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航天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升力式飛行器高動態下壓段制導方法。
背景技術
升力式飛行器飛行過程一般包括再入初段、滑翔段、下壓段等飛行段,飛行器在滑翔結束后為實現對目標的打擊,需進行高動態條件下的下壓段飛行,這時飛行器需承受很大的過載及動壓,而由于飛行器結構等系統的限制,對過載和動壓有嚴格限制要求,且對于高速飛行器中的升力式飛行器,其不同于軸對稱飛行器,升力式飛行器需翻身180度,采用大攻角翻身才能實現下壓段飛行過程,且在下壓段終端也需滿足相應的高度、側向位置、傾角、航程等約束限制。
現有的制導方法主要用于軸對稱飛行器的下壓段飛行,由于其對終端參數并沒有嚴格控制,所以并不適用于高動態條件下的升力式飛行器的下壓段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升力式飛行器高動態下壓段制導方法,實現了升力式飛行器的高速翻身下壓制導,解決了飛行器高動態條件下翻身困難,且對下壓段終端高度、傾角、側向位置等有嚴格約束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升力式飛行器高動態下壓段制導方法,其改進之處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計算下壓段制導力,包括法向力、法向力指令和側向力;
(2)根據制導力計算下壓段指令,包括傾側角指令和攻角指令;
(3)通過對下壓段指令的跟蹤,控制升力式飛行器在下壓段過程的飛行。
優選的,法向力的計算方法為:
Fyc1=Nycx0·m·g0,Fyc2=-[Kh1(h-Hcx)+Khd1(sin(Θ)-sin(Θcx))Vd],其中:
Hcx為高度指令,Θcx為傾角指令,Nycx0為標稱狀態法向過載指令,m為飛行器質量,g0為重力,Nycx0>0,-FN1≤Fyc2≤FN1,FN1>0.0,為制導限幅力;h為飛行高度;θ為當地彈道傾角;Vd為飛行器瞬時速度;Kh1為高度PD控制的比例環節系數,Khd1為高度PD控制的微分環節系數;
法向力指令的計算方法為:Fycx=Fyc1×Ksgnl+Fyc2,其中,Ksgnl為升力式飛行器的翻身標志,若飛行器翻身,則取值為-1,若不翻身,則取值為1。
較優選的,側向力的計算方法為:
其中,為側向位置指令,為側向速度指令,Kz、Kzd為側向制導參數,Kz為側向位置PD控制的比例環節系數,Kzd為側向位置PD控制的微分環節系數。
較優選的,傾側角指令的計算方法為:
需考慮角度的連續問題。
較優選的,攻角指令的計算方法為:
其中,c0、c1為制導設計參數,一般取常值;q為動壓,Sm為飛行器特征面積。
本發明主要針對升力式飛行器的高動態下壓段飛行,其采用翻身下壓方式,并對高度、傾角、側向位置等參數進行精確控制,滿足了下壓段終端約束要求。
基于PD反饋控制原理,通過法向力計算,將縱向約束條件,即高度、傾角等多約束條件巧妙地轉化為了單一直觀的法向力需求,并同時兼顧了法向過載約束;通過側向力的計算,將側向位置和側向速度轉換為了側向力需求;利用法向力和側向力,結合飛行器氣動特性,推導給出了傾側角指令和攻角指令,便于姿態控制系統對制導指令的跟蹤,實現了升力式飛行器在高動態環境中下壓段的精確飛行控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升力式飛行器高動態下壓段制導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未經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8196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