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除濕再生循環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78522.7 | 申請日: | 2016-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314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明(設計)人: | 梁才航;曾思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3/14 | 分類號: | F24F3/14;B01D53/26;B01D5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周錦全 |
| 地址: | 541004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除濕 再生 循環系統 | ||
1.一種除濕再生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除濕器、加熱器(1)、再生器和處于淺層地下的冷卻器(2)依次連接組成的閉合循環回路;所述加熱器(1)和所述再生器用于將除濕吸水后的除濕溶液濃縮,所述冷卻器(2)用于將濃縮后的除濕溶液降溫;
所述除濕器包括內部中空且由透氣材料制成的柱形防塵罩(3)、多根除濕中空纖維膜管(4)和一個圓柱狀的均流管(5),在所述防塵罩(3)的兩端開口處分別設有將開口封閉且呈圓盤狀的第一堵板(6)和第二堵板(7);
所述第一堵板(6)的外側設有將其罩住的第一殼體(8),所述第一殼體(8)的內壁與所述第一堵板(6)之間形成用于加入除濕溶液且封閉的第一空腔(9);所述第二堵板(7)的外側設有將其罩住的第二殼體(10),所述第二殼體(10)的內壁與所述第二堵板(7)之間形成封閉的第二空腔(11);所述除濕中空纖維膜管(4)和均流管(5)均處于所述防塵罩(3)內;所述除濕中空纖維膜管(4)環形分布在所述第一堵板(6)和所述第二堵板(7)之間并且其兩端分別連通所述第一空腔(9)和所述第二空腔(11);
相鄰所述除濕中空纖維膜管(4)之間留有用于潮濕空氣穿過的間隙(12),所述均流管(5)處于所述第一堵板(6)和所述第二堵板(7)之間的中心位置,所述均流管(5)的一端被所述第一堵板(6)封閉,所述均流管(5)的另外一端向所述第二堵板(7)延伸,并穿過所述第二堵板(7)后再穿出到所述第二殼體(10)外連通室內;在所述均流管(5)處于所述第二殼體(10)外的端部內設有風機,在所述均流管(5)的側壁上均勻分布有通孔(14),所述間隙(12)通過該通孔(14)與所述均流管(5)內部風道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濕再生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塵罩(3)分為鉸接在一起的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上半部可以繞著所述下半部向上翻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濕再生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器包括中空的再生器殼體(15)和再生中空纖維膜管(16),在所述再生器殼體(15)內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三堵板(17)和第四堵板(18),所述第三堵板(17)與所述再生器殼體(15)距離第三堵板(17)較近的一端的內壁形成封閉的第三空腔(19),所述第四堵板(18)與所述再生器殼體(15)距離第四堵板(18)較近的一端的內壁形成封閉的第四空腔(20),所述再生器殼體(15)側壁上且對應所述第三空腔(19)和所述第四空腔(20)之間的位置設有進風口(21),該進風口(21)連通所述再生器殼體(15)的內部,所述再生器殼體(15)側壁上且與該進風口(21)相對的位置處設有出風口,所述出風口通過所述再生器殼體(15)的內部空腔與所述進風口(21)連通,所述再生中空纖維膜管(16)處于所述第三堵板(17)和所述第四堵板(18)之間,所述再生中空纖維膜管(16)將所述第三空腔(19)和所述第四空腔(20)連通,所述第二空腔(11)通過第一管路(22)連接通所述第三空腔(19),在所述第一管路(22)上設有加熱吸水后的除濕溶液的所述加熱器(1),所述第四空腔(20)通過第二管路(23)連通所述冷卻器(2)的進口,所述冷卻器(2)的出口通過第三管路(24)連通所述第一空腔(9)。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除濕再生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風口(21)處于所述再生器殼體(15)側壁的中間位置,所述出風口包括第一出風口(25)和第二出風口(26),所述第一出風口(25)處于所述再生器殼體(15)側壁上且靠近所述第三空腔(19)的位置處,所述第二出風口(26)處于所述再生器殼體(16)側壁上且靠近所述第四空腔(20)的位置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除濕再生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風口(2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出風口(25)或所述第二出風口(26)的尺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7852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