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糖尿病舒緩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77731.X | 申請日: | 2016-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351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灣共振波研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N1/36 | 分類號: | A61N1/36;A61N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趙郁軍;程鳳儒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糖尿病 舒緩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糖尿病舒緩系統,其以電能波產生器來產生包含有糖尿病舒緩共振波頻率配方的電能波;糖尿病舒緩共振波頻率配方包含九個頻率作用時段,使電能波產生器依據糖尿病舒緩共振波頻率配方且按照第一至第九順序而輸出所需能量密度的電能波,以作用于人體而形成共振,能達到舒緩糖尿病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糖尿病舒緩系統,尤指一種可以有效達到糖尿病舒緩效果的共振波控制技術。
背景技術
按,糖尿病是一種嚴重性的新陳代謝疾病。當人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葡萄糖則無法進入細胞內被利用,以致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因而引起內分泌的代謝失調。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的認定標準,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診斷為糖尿?。?.空腹血漿血糖在7.0毫摩爾/升(126毫克/分升)或以上;2.在口服糖耐量試驗中,口服75克葡萄糖2小時后,血漿血糖在11.1毫摩爾/升(200毫克/分升)或以上;3.有高血糖病征,并且隨機血漿血糖在11.1毫摩爾/升(200毫克/分升)或以上;4.糖化血紅蛋白(HbA1C)在6.5或以上。
倘若人體血糖過高,葡萄糖則無法完全被腎臟所吸收,以致葡萄糖會隨著尿液排出,當尿液含有大量的糖分時,則是所謂的糖尿病。目前西醫用于治療糖尿病的方法大致有兩種,第一種是以注射方式補充胰島素。第二種則是以口服藥物的方式來控制血糖。雖然上述治療方法皆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或是降低胰島素的抗性,以控制病患的糖尿病的高血糖因子,但是,上述治療方法僅能控制糖尿病的血糖而無法根治,倘若停止注射胰島素或口服藥物治療時,則會引發諸多的并發癥出現,不僅如此,上述治療方法為一種侵入式的對抗療法,因此,在長期治療之下,較容易傷及腎臟,終致造成洗腎的憾事。
至于中醫治療糖尿病的方面,如中國臺灣發明第I356706『可控制代謝癥候群之中草藥組成物』專利所示,其由咸豐草與人蔘組成,具有促進胰島素分泌與降低胰島素抗性的作用,雖然該常用治療方法可以調節人體血糖值,但其仍然是屬于口服藥物治療的一種,故可將其視為廣義的間接侵入性治療,因為其所發揮出的藥性仍會對人體產生約束(Chemical Restraint)作用,因此,在長期服用治療之下,同樣容易傷及腎臟器官。
再者,根據量子醫學的理論認為,一切生物、生命體皆具各自的生理頻率(即生物共振波),人體健康時,體內則會展現出協調統一的波動頻率。反之,當人體展現出波動頻率失調時,則表示該生物受到機能退化、疾病或是病毒的諧波干擾而呈病態。1930年代美國物理學家Royal Rife發現每一個物體包含細菌、病毒都擁有各自的自然頻率。該發現于1934年經過南加州大學的醫師們以實例進行診療試驗,獲得令人滿意的成效。Royal Rife的研究發現不同的共振波頻率對人體有不同的生理反應,據此加拿大商共振光公司乃針對人體生理頻率而研發出一種共振波人體保健儀。該儀器所發射的電能波的波長介于4~20微米(um),與人體生物波3~45微米(um)的波長接近,而具有人體保健功能。目前更有許多利用電磁波治療癌癥的研究興盛。雖然已知技術已經知道可將電能波導入人體,以與人體的生理頻率產生共振而達到治療功能。然而,對于治療糖尿病而言,目前已知的技術或研究,尚未有利用電能波技術來完整地建構出一套可以有效減除糖尿病高血糖因子的調變頻段的治療配方。
為改善此一缺失,于是,本發明人等乃提出一種如中國臺灣發明第I453046號『糖尿病高血糖因子的舒緩系統』所示的專利,由于該專利可讓人體的糖血色素下降來促進胰島素分泌及降低胰島素的抗性作用而減除糖尿病的高血糖因子,所以已經獲得貴局核準專利的審定;然而,該專利的共振波配方非以能量密度計算的方式實現,而是將頻率作用時段分成單頻作用時段與多頻調變作用時段,于此,無法得知每一頻率作用時段作用于人體的共振波的實際能量密度為何,以致較難以于每一頻率作用時段調校出優化的共振波配方,致使糖尿病癥無法達到較佳的舒緩效果,因此,該專利確實未臻完善仍有再改善的必要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灣共振波研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灣共振波研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7773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微結構體模版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集成型人工耳蝸體外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