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預應力拉索點式幕墻結構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75931.1 | 申請日: | 2016-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098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偉;陳勝;蔣超;胡明亮;胡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華西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2/88 | 分類號: | E04B2/8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王記明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應力 拉索點式 幕墻 結構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預應力拉索點式幕墻結構及施工方法,該幕墻結構包括拉索、撐桿、駁接裝置及幕墻玻璃,所述拉索包括兩根主拉索,所述撐桿及駁接裝置的數量均為多個,且撐桿及駁接裝置兩者的數量相等;所述撐桿上均設置有兩個拉索固定部,撐桿并排排列成一排,兩根主拉索依次穿過各根撐桿上不同的拉鎖固定部,主拉索被約束成波紋狀或弧線狀,且兩根主拉索相互交叉;每根撐桿上均固定有一個駁接裝置,所述幕墻玻璃固定于駁接裝置上。以上結構的空間占用率小、總體重量輕、具有一定柔性、對幕墻玻璃支撐穩定的幕墻結構。本發明提供的施工方法中,可使得主拉索上各點內應力一致或具有較小的差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幕墻類建筑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預應力拉索點式幕墻結構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玻璃幕墻是一種美觀新穎的建筑墻體裝飾方法,是現代主義高層建筑時代的顯著特征。最早的幕墻面層由鋼鐵材料制成,現今多使用鋁合金龍骨加玻璃面層,玻璃幕墻有很好的視覺效果,而且玻璃的透光性很好,白天室內人工照明的強度可大大降低。
在玻璃幕墻的結構設計上,玻璃幕墻與普通墻體有很大不同:因為玻璃幕墻一般都要跨越樓層,使整個建筑物外觀連成整體,因此幕墻設計要考慮諸如熱膨脹、建筑物變形、防水等更多的影響因素。現有技術中用于玻璃幕墻一般分為:金屬支承結構點式玻璃幕墻、全玻璃結構點式玻璃幕墻和拉桿(索)結構點式玻璃幕墻。以上的第一種和第二種玻璃支撐形式施工方便,同時經濟性較好,但針對大面積玻璃幕墻時,對支撐結構的強度要求高,故一般現有整體式玻璃幕墻采用到桁架結構外形尺寸較大、桿件數量多、桁架結構對玻璃幕墻的采光效果影響大;以上的第三種玻璃支撐形式多采用一根剛性桿配合柔性拉索的形式,柔性拉索通過撐桿與剛性桿相連使得剛性桿產生預應力變形,由于柔性繩僅能單向受拉,故以上的第三種結構中當剛性桿跨度較大時,柔性拉索需要占據較大的空間,考慮到建筑物空間的利用率,故此種結構一般運用于玻璃幕墻面積較小或玻璃幕墻作為建筑物頂面的建筑形式中。
進一步優化現有技術中玻璃幕墻的結構設計,無疑會進一步促進玻璃幕墻在現有建筑物中的運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進一步優化現有技術中玻璃幕墻的結構設計,無疑會進一步促進玻璃幕墻在現有建筑物中的運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預應力拉索點式幕墻結構及施工方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的預應力拉索點式幕墻結構及施工方法通過以下技術要點來解決問題:預應力拉索點式幕墻結構,包括拉索、撐桿、駁接裝置及幕墻玻璃,拉索的兩端固定于建筑物的桁架上或地錨上,所述拉索包括兩根主拉索,所述撐桿及駁接裝置的數量均為多個,且撐桿及駁接裝置兩者的數量相等;
所述撐桿上均設置有兩個拉索固定部,撐桿并排排列成一排,兩根主拉索依次穿過各根撐桿上不同的拉索固定部,且位于兩根主拉索之間的撐桿將主拉索約束成波紋狀或弧線狀,且兩根主拉索相互交叉,兩根主拉索均處于張緊狀態;
每根撐桿上均固定有一個駁接裝置,且駁接裝置均位于兩根主拉索的同側,所述幕墻玻璃固定于駁接裝置上。
具體的,以上方案中,為使得兩根主拉索被約束為波紋狀或弧線狀,則成排排列的多根撐桿中,相鄰兩根撐桿上的拉索固定部位置不等。而兩根主拉索的張緊狀態依靠將主拉索的兩端固定、各根撐桿上的拉索固定部限制兩根主拉索對應點距離的方式加以實現。
以上結構中,兩根主拉索通過撐桿相互約束,相較于現有技術中采用剛性桿配合拉索形成玻璃固定結構的結構,由于主拉索具有柔性,這樣,在整個幕墻跨度較大時,可通過兩根主拉索相互交叉、由主拉索的一端至另一端設置多根撐桿的形式,得到具有良好剛度的幕墻玻璃固定件;同時,兩根主拉索相互交叉的形式,在實現控制兩根主拉索間距的同時,即保持兩根主拉索和多根撐桿組成的結構具有良好抗彎模量的同時,單根主拉索所占空間小,利于對建筑物空間的利用率;同時,兩根主拉索和多根撐桿組成的結構在幕墻玻璃受到風載荷、地震載荷等沖擊時,本結構相較于傳統剛性玻璃支撐件還具有一定的柔性,可有效降低玻璃的破損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華西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華西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7593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