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混合反應釜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74726.3 | 申請日: | 2016-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18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慶豐鞋業(江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江蘇銀創律師事務所 32242 | 代理人: | 李挺 |
| 地址: | 2124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壓力容器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預混合反應釜。
背景技術
反應釜是綜合反應容器,根據反應條件對反應釜結構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設計。從開始的進料-反應-出料均能夠以較高的自動化程度完成預先設定好的反應步驟,對反應過程中的溫度、壓力、力學控制(攪拌、鼓風等)、反應物/產物濃度等重要參數進行嚴格的調控。其結構一般由釜體、傳動裝置、攪拌裝置、加熱裝置、冷卻裝置、密封裝置組成。相應配套的輔助設備:分餾柱、冷凝器、分水器、收集罐、過濾器等。
反應釜的反應速率跟反應物發生反應時所需要的溫度、反應物接觸程度有關,因此,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的調節溫度使之迅速進入最佳反應溫度。同時,使之充分混合接觸,獲得最快反應速度。然而,現有技術的反應釜所采用的混合技術任然達不到生產最佳速度的要求,因此為了獲得更高的生產效率,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預混合反應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出創新方案,尤其是一種能夠提高混合程度,加速反應,提高生產效率的預混合反應釜。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種預混合反應釜,包括反應釜本體、反應釜夾套、預混合裝置、攪拌裝置和反應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釜本體設置在反應釜支架上;所述反應釜本體頂部設有至少兩個反應釜進料口;所述反應釜本體底部設有一個反應釜出料口;所述反應釜夾套設置在反應釜本體外側,并與反應釜本體之間形成外置溫度調節腔;所述反應釜夾套的上部設有夾套出水口;所述反應釜夾套的底部設有夾套進水口;所述預混合裝置位于反應釜本體內部的上端;所述預混合裝置設有與反應釜進料口數量相同的預混合進料口和一個預混合出料口;所述預混合進料口與反應釜進料口連接;所述預混合裝置為圓錐形結構;所述預混合出料口設置在預混合裝置底部;所述預混合進料口設置在預混合裝置上部;所述預混合裝置內部設有預混合攪拌器;所述預混合攪拌器包括預混合電機、預混合攪拌葉和預混合傳動軸;所述預混合電機設置在反應釜本體頂部;所述預混合攪拌葉通過預混合傳動軸與預混合電機連接;所述攪拌裝置設置在反應釜本體內,位于預混合裝置下方。
進一步,根據上述設計方案所述預混合反應釜,所述攪拌裝置沿反應釜本體中心線設置。
進一步,根據上述設計方案所述預混合反應釜,所述攪拌裝置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兩個子攪拌器和用于連接子攪拌器的連接壁;所述兩個子攪拌器和連接壁組成一個加速混合管道;所述連接壁將子攪拌器與反應釜本體的內壁連接;所述連接壁具有內置溫度調節腔;所述內置溫度調節腔與外置溫度調節腔連通。
進一步,根據上述設計方案所述預混合反應釜,所述子攪拌器包括攪拌槳、攪拌軸和伺服電機;所述攪拌槳通過攪拌軸與伺服電機連接;所述伺服電機設置在反應釜夾套外側;所述攪拌槳設置在加速混合管道內;所述攪拌槳工作時能夠提供加速混合管道內的液體向下的推力。
進一步,根據上述設計方案所述預混合反應釜,所述反應釜本體內部的下方位置設有引流裝置;所述引流裝置能夠將來自加速混合管道的液體引流向上運動。
進一步,根據上述設計方案所述預混合反應釜,所述引流裝置為圓錐體結構,并且其圓錐面為向內凹陷的弧形結構。
進一步,根據上述設計方案所述預混合反應釜,所述反應釜夾套連接設有溫度調節介質儲存罐和循環泵;所述外置溫度調節腔內設有溫度調節介質。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如下:本發明的預混合反應釜在各原料進入反應釜本體進行反應前,進行預混合,為接下來的反應做準備,從而提高反應效率,提高生產效率,擴大生產,節約人工成本。
本發明的預混合反應釜利用攪拌槳啟動時,產生向下的推動力,使得反應釜本體內的液體向下流動,當液體接觸反應釜本體底部時,在反應釜本體底部的作用下轉向向上運動,優選反應釜本體底部為弧形結構,向下流動的液體在弧形底部結構的反應釜本體作用下分流向四周流動,最終向上運動至反應釜本體上部,然后再次進入攪拌裝置,形成循環攪拌。本發明的攪拌裝置為加速混合管道結構,能夠將反應釜本體分割成兩部分,在攪拌裝置的作用下,在反應釜本體內形成循環流動。用于分割反應釜本體的連接壁設為中空結構;即形成內置溫度調節腔,并且內置溫度調節腔與外置溫度調節腔連通。在外置溫度調節腔和內置溫度調節腔內充設溫度調節介質,溫度調節介質從反應釜夾套底部的夾套進水口進入外置溫度調節腔和內置溫度調節腔,然后從反應釜夾套上部的夾套出水口排出,形成一個循環。對反應釜內的反應溫度進行調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慶豐鞋業(江蘇)有限公司,未經慶豐鞋業(江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7472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化工高效固液反應釜
- 下一篇:帶有耐磨耐腐蝕保溫反應釜的瀝青反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