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判斷稠油熱采井轉周注汽最優時機的圖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74602.5 | 申請日: | 2016-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2728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明(設計)人: | 姚凱;李曉益;趙煊;張同義;趙旭;翟羽佳;王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B43/24 | 分類號: | E21B4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張文娟;朱繪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判斷 稠油熱采井轉周注汽 最優 時機 圖版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判斷稠油熱采井轉周注汽最優時機的圖版方法,包括:閾值計算步驟,確定油井的動液面閾值和井口流體溫度閾值;轉周注汽時機圖版建立步驟,根據動液面閾值、井口流體溫度閾值、動液面、井口流體溫度將稠油油田熱采井劃分為不同的條件區間,繪制形成轉周注汽時機圖版;轉周注汽最優時機判斷步驟,根據稠油熱采井處于轉周注汽時機圖版上的條件區間進行轉周注汽最優時機判斷。本發明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整個稠油熱采區塊的年產油量和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稠油油藏開采技術領域,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判斷稠油熱采井轉周注汽最優時機的圖版方法。
背景技術
稠油井注蒸汽吞吐熱采過程分為注汽階段、燜井階段、放噴階段、機械舉升生產階段和轉周階段。通常對于正常蒸汽吞吐生產的稠油熱采井,一般把機械舉升階段分成排水期、見油期和遞減期。
常規對于稠油熱采井的轉周期注汽時機的判斷,因為不同井區、不同蒸汽吞吐階段的特點,各個油田一般都是根據經驗來判斷決定井什么時候需要進行下一輪次周期注汽(以下簡稱轉周注汽),比如根據油井產量。
但是,稠油井轉周運行過程中,從轉周措施方案的制定、審核、優化、作業、注汽運行到開井生產,存在流程方案多、涉及部門廣、工序復雜、作業占用時間長等問題。如果轉周注汽時機選擇不合理,比如過早轉周注汽,前期注汽加熱產生的稠油沒有采出至合理值,則浪費注入的蒸汽熱量,減少周期內有效生產天數和周期累產油量;或者過晚轉周注汽,則低效生產天數過多,稠油井年產油量低,進而年產量遞減大。
對于整個稠油油田來說,因為涉及的稠油熱采井數量大,不同井處于不同的熱采過程和階段,如果不能通過有效的方法判斷熱采井進入下一周期注汽的最優時機,則可能導致過早或者過晚轉周,并且因為時機的耽誤而導致各種工藝、流程的延期,導致轉周注汽關井時間長,低效生產時間長和熱能的浪費。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判斷稠油熱采井轉周注汽最優時機的圖版方法,用以指導稠油熱采井的轉周注汽。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判斷稠油熱采井轉周注汽最優時機的方法,包括:
閾值計算步驟,確定油井的動液面閾值和井口流體溫度閾值;
轉周注汽時機圖版建立步驟,根據所述動液面閾值、所述井口流體溫度閾值、動液面、井口流體溫度將稠油油田熱采井劃分為不同的條件區間,繪制形成所述轉周注汽時機圖版;
轉周注汽最優時機判斷步驟,根據稠油熱采井處于所述轉周注汽時機圖版上的條件區間進行轉周注汽最優時機判斷。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轉周注汽時機圖版建立步驟進一步包括:
以動液面和井口流體溫度為坐標軸,動液面為井口向下算起的深度值,向下為正;
以所述動液面閾值和所述井口流體溫度閾值為基準,將動液面和井口流體溫度組成的區間劃分為四個條件區間,其中,
條件區間一表征動液面值小于動液面閾值、井口流體溫度大于溫度閾值的共同控制條件區間;
條件區間二表征動液面值小于動液面閾值、井口流體溫度小于溫度閾值的共同控制條件區間;
條件區間三表征動液面值大于動液面閾值,井口流體溫度小于溫度閾值的共同控制條件區間;
條件區間四表征動液面值大于動液面閾值,井口流體溫度大于溫度閾值的共同控制條件區間。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當判斷得知油井處于所述條件區間一時,油井不需轉周進入下一輪次周期注汽。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當判斷得知油井處于所述條件區間二時,油井需轉周進入下一輪次周期注汽生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7460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