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機器人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70435.7 | 申請日: | 2016-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078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方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方明 |
| 主分類號: | A61B5/01 | 分類號: | A61B5/01;A61B5/021;A61B5/024;A61B5/145;A61B5/0205;A61N5/0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師事務所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 地址: | 257000 山東省東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機器人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器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機器人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中國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空巢老人、孤獨老人日趨增多,對于老人的關注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另外,老年人經常因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而引起心臟病、腦血栓、心肌梗塞、腦梗、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若空巢老人出現上述疾病時不能及時得到救助,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如何設計一種機器人,通過云技術實現身份認證和生理數據交互,并且可自動跟隨實時監測人體生理數據并進行初步治療,是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智能機器人系統,采用云技術實現身份認證和生理數據交互,并且可自動跟隨,對用戶的生理數據進行實時監控,以便于用戶實時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同時,還可以利用激光治療裝置進行初步治療。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機器人系統,包括:智能機器人、可穿戴式生理數據采集裝置、激光治療裝置和云服務器,所述可穿戴式生理數據采集裝置通過無線通信與所述智能機器人連接,所述智能機器人通過無線通信與所述云服務器連接,所述激光治療裝置設置在智能機器人上;其中,所述智能機器人包括:控制處理器、圖像采集單元和顯示單元;所述圖像采集單元和顯示單元分別與所述控制處理器電性連接;所述云服務器包括:存儲單元、比對單元、接收單元和發送單元;所述可穿戴式生理數據采集裝置采集人體生理數據后,將該人體生理 數據通過無線通信傳輸到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單元將采集的人體生理數據發送給所述比對單元,所述比對單元讀取預設在所述存儲單元內的標準人體生理數據,并與采集的人體生理數據進行比對,將比對后的人體生理數據通過所述發送單元發送到所述控制處理器,所述控制處理器將比對后的人體生理數據發送給顯示單元;
所述圖像采集單元獲取人臉圖像并通過無線通信發送給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單元將采集的人臉圖像發送給比對單元,所述比對單元將采集的人臉圖像與預存在存儲單元中的人臉圖像進行比對,根據比對結果,將比對后的人體生理數據與其所有人關聯;所述圖像采集單元獲取肢體動作圖像,通過無線通信發送給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單元將肢體動作圖像發送給比對單元,所述比對單元將獲取的動作指令與存儲在存儲單元中的每一個動作指令模板進行比較,將相似度最高的動作指令發送給控制處理器,所述控制處理器控制智能機器人做出該動作指令相對應的開啟或關閉動作;所述圖像采集單元獲取目標人體的深度圖像和彩色圖像并發送給控制處理器,所述控制處理器對深度圖像和彩色圖像進行處理后,得到目標人體的空間位置數據,該控制處理器根據該空間位置數據驅動智能機器人向目標人體靠近。
更好地,所述智能機器人還包括:驅動單元和行走單元,所述行走單元包括:驅動輪和從動輪,所述控制處理器驅動驅動單元控制驅動輪行走,所述從動輪位于兩個驅動輪之間的對稱軸上;其中,所述從動輪為萬向輪。
更好地,所述智能機器人還包括:避障裝置,所述避障裝置與控制處理器電性連接,所述控制處理器根據避障裝置發送的感知信號,通過驅動單元控制行走單元帶動智能機器人改變行進路線;所述避障裝置包括超聲波傳感器或紅外線傳感器。
更好地,所述可穿戴式生理數據采集裝置為體溫采集裝置、血壓采集裝置、心率采集裝置或血氧采集裝置其中一種或幾種組合。
更好地,所述智能機器人還包括報警單元,所述報警單元與所述控制處理器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方明,未經王方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7043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