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黃芩中黃芩苷和黃芩素的萃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68664.5 | 申請日: | 2016-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48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學松;廖強;韋日偉;陳佳麗;王華;姚泳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食品藥品檢驗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0/08 | 分類號: | G01N30/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海心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黃為;蔡國 |
| 地址: | 543000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黃芩 萃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實驗室檢測領域,特別是一種黃芩中黃芩苷和黃芩素的萃取方法。
背景技術
2010年藥典記載了黃芩中黃芩苷的提取和檢測方法:取本品中粉約0.3g,精密稱定, 加70%乙醇40ml,加熱回流3小時,放冷,濾過,濾液置100ml量瓶中,用少量70%乙 醇分次洗滌容器和殘渣,洗液濾人同一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ml, 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液相色譜法分離條件為: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水-磷酸(47: 53:0.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0nm。理論板數按黃芩苷峰計算應不低于2500。
藥典未記載如何高效的同時提取黃芩苷和黃芩素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黃芩中黃芩苷和黃芩素的萃取方法,該方法能夠同時最大限 度的提取黃芩中黃芩苷和黃芩素,測試時間短,操作簡單。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黃芩中黃芩苷和黃芩素的萃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0.3重量份黃芩粉碎后與1重量份石英砂混合均勻;
步驟2:將混合物加入到鋪設有濾膜的萃取池中,然后繼續加入石英砂直至達到萃取 池池口,蓋上萃取池的蓋子,采用ASE萃取法進行萃取;
萃取條件為:萃取溶劑為體積比為7:3的乙醇和甲醇的混合物,萃取溫度120℃; 靜態萃取時間5min;沖洗體積100%;靜態循環次數3次;靜態萃取的壓力為1500psi; 吹掃時間為100s;
步驟3:將萃取液離心,對離心后的液體取上清液;
在上述的黃芩中黃芩苷和黃芩素的萃取方法中,所述的萃取池的體積為10ml。
在上述的黃芩中黃芩苷和黃芩素的萃取方法中,所述的步驟3具體為將萃取液用甲醇 和乙醇的混合溶液稀釋后,以15000r/min的速度離心3min;取上清液。
在上述的黃芩中黃芩苷和黃芩素的萃取方法中,所述的ASE萃取法采用的是ASE350 快速溶劑萃取儀。
本發明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的萃取方法能夠同時最大限度的提取黃芩中黃芩苷和黃芩素,測試時間短,操 作簡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構成對本發 明的任何限制。
實施例1:
樣品經粉碎機粉碎,過三號篩,約0.3g,精密稱定,與1g石英砂混合均勻,待用,移入到預先放好過濾膜的10ml萃取池中再加入適量石英砂,輕輕振搖使之與池口在同一水平線上,擰緊萃取池上蓋。萃取結束后,把萃取液轉移于50ml容量瓶中,用體積比為7:3的乙醇和甲醇混合溶液稀釋至刻度,在15000r/min下離心3min,取上清液,進入LC測定。
萃取條件(見表1)為:
表1
分析方法為LC液相色譜法,液相色譜分析條件:
a)儀器:Thermo雙三元液相(U-3000)
b)色譜柱:ThermoSyncronisC183μm100×3mm,即碳18色譜柱的直徑3mm, 長度100mm,粒徑3μm;
c)柱溫:40℃
d)流速:0.5mL/min
e)流動相:甲醇-0.1%磷酸;甲醇和質量百分數0.1wt%的磷酸在20℃的條件下的體 積比為47:53;
f)檢測波長:280nm
對比例1
步驟1:取黃芩中粉約0.1g,精密稱定,與1g硅藻土混合均勻,待用;
步驟2:萃取池底部墊3~6張(商品化濾紙1張)自制圓形濾紙(直徑27mm),加入 約1g硅藻土后加入步驟1所得到的混合均勻的樣品、再加入適量硅藻土,輕輕振搖使之 與池口在同一水平線上,擰緊萃取池上蓋。
步驟3:ASE萃取,萃取參數如下表2
表2ASE萃取參數
步驟4:萃取結束后,把萃取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70%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 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取2mL在15000r/min下離心3min, 取上清液,待上機測定。本實施例中乙醇的濃度單位均為體積分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食品藥品檢驗所,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食品藥品檢驗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6866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