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點地質統計學沉積相建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65355.2 | 申請日: | 2016-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163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廉培慶;李劍;譚學群;牛宇虹;張俊法;徐樟有;張文彪;高慧梅;杜秀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T17/05 | 分類號: | G06T17/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張文娟;朱繪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點 地質 統計學 沉積相 建模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點地質統計學沉積相建模方法。該方法在原有的多點地質統計學沉積相建模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幾何因子的概念,采用幾何因子限定空間求取反映沉積相帶規模的條件概率,應用校正比例恒等式的方法對掃描訓練圖像得到的條件概率分布曲線進行修正,對原有的多點地質統計學方法進行了改進。應用改進后的算法進行建模實現表明,引入幾何因子的多點地質統計學方法繼承了傳統多點地質統計學再現沉積相幾何形態的優點,還彌足了其在處理相帶規模和連續性等方面的不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氣儲層表征與建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多點地質統計學沉積相建模方法,用于對具有不等規模的環帶狀沉積相組合模式的碳酸鹽巖淺灘相儲層隨機建模。
背景技術
地質統計學創建于20世紀60年代初,由法國著名學者G.馬持隆教授提出。他將傳統統計學理論與區域化變量的概念相結合,發展出一套以變差函數為工具來研究礦產礦化特征區域分布的數學技術。在這之后又發展出了克里格技術和隨機模擬技術。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隨機模擬技術都是以非條件模擬為主。常見的有傅立葉譜估計法和轉向帶法等。
1990年以后,克里格技術不再僅停留在差值算法的層面上,而是更多地用于建立數據的條件累積分布函數,由此隨機建模技術也隨之得到長足的進步。該技術逐漸被用來解決儲層表征中的一些問題,例如建立儲層物性非均質模型、儲層內部非滲透性隔夾層模型及儲層空間連續性模型等,為油藏早期評價及開發階段制定方案服務(專利1:地質形態插值的KM方法,專利號:CN201210238891.5,公開號:CN103543478A;文獻1:胡望水,熊金紅,舒志恒,等.沉積微相隨機模擬方法對比研究及應用[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12,9(1):108~113)。在本世紀初,依靠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利用計算機存儲和顯示的三維儲層建模方法得以實現,并且發展出了以下幾大類的建模方法:(1)基于變差函數的建模算法;(2)基于目標體結果的建模算法;(3)基于沉積過程的建模算法;(4)基于曲面的建模方法;(5)基于分形幾何學的建模方法;(6)多點地質統計學建模算法等。這些方法在碎屑巖儲層建模過程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應用,但是,這些方法并不適用于碳酸鹽巖儲層。
與碎屑巖儲層相比,碳酸鹽巖儲層更加復雜,受成巖作用影響,非均質性更強,若采用與碎屑巖儲層相似的建模方法,很難客觀地評價碳酸鹽巖油氣規模和物性分布特征(專利2:基于連續型多點地質統計法和軟硬數據的圖像模擬方法,專利號:CN200910199667.8,公開號:CN101726754A;文獻2:沈忠山,馬雪晶,王家華,等.多點地質統計學建模在大慶密井網油田儲量計算中的應用[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8(4):64~68)。傳統的多點地質統計學側重于表征沉積相帶空間結構和幾何形態,而對相帶的規??紤]不足,并且在描述相帶接觸連續性方面存在高頻抖動現象。因此,為了改善上述問題,亟需對傳統的多點統計地質學建模方法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為了更加客觀地評價復雜碳酸鹽巖油氣規模和物性分布特征,改善相帶接觸關系,有效地提高儲層建模的精度,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新的多點地質統計學沉積相建模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一種多點地質統計學沉積相建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S100,以地質概念模型為指導對研究區進行模式擬合,建立原型地質模型;
S200,根據原型地質模型建立符合沉積模式的訓練圖像并創建搜索樹,對原型地質模型進行變差函數分析得到各沉積相主方向的變程,以獲取幾何因子;
S300,判斷區域空間中是否存在條件數據:
若存在條件數據,則建立網格,將條件數據分配到最近的網格節點,引入幾何因子,在每個訪問節點的周圍構建幾何因子空間,通過指示克里金方法確定幾何因子空間內待估點處的沉積相規模概率作為幾何因子概率P(A|C);
S400,指定能夠訪問所有網格節點的隨機訪問路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653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真空冷凍干燥膜醭畢赤酵母的方法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液體酶制劑及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