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堵脫氮的濕地結構及其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59000.2 | 申請日: | 2016-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316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8 |
| 發明(設計)人: | 潘科;施國中;賀莉;陳子愛;申祿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農業部沼氣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3/3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黎祖琴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處理區 濕地 脫氮 不溶性 防堵 升流 旋流 污染物 人工濕地結構 出水水質 回流管道 運行成本 動力源 反硝化 布設 原水 堵塞 污水 | ||
1.一種防堵脫氮的濕地結構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污水由進水管(3)進入旋流處理區(2);
(2)污水在旋流處理區(2)進行旋轉流動,由旋流處理區填料(12)去除固態污染物;
(3)去除固態污染物的污水由布水管(11)進入升流處理區(1),經升流處理區(1)內部的濕地基質(13)凈化污水;
(4)凈化后進入升流處理區(1)上方與空氣接觸,通過空氣復氧,與水中的微生物進行硝化反應,將水中的氮轉化為硝態氮;
(5)復氧和硝化反應完成后,污水通過回流管(9)重新流入旋流處理區(2);
(6)進水管(3)旋流動力攜帶回流水在旋流處理區(2)流動,回流水在旋流處理區(2)處進行反硝化反應去除污水中的氮,產生的氣體從沼氣導流管(20)排放;
(7)污水經過多次回流循環后,從出水管(5)排放;
所述防堵脫氮的濕地結構,包括升流處理區(1)和旋流處理區(2),旋流處理區(2)環繞在所述升流處理區(1)周圍;
所述升流處理區(1)為中空圓柱體,在所述升流處理區(1)內裝填濕地基質(13)并種植濕地植物;在所述升流處理區(1)下方鋪設有布水管(11),所述布水管(11)進水端連通所述旋流處理區(2);在所述升流處理區(1)上部設置回流管(9),所述回流管(9)連通所述旋流處理區(2)頂部;所述升流處理區(1)的上部還設置有出水管(5),所述回流管(9)和出水管(5)上設置有相應的控制閥門;所述回流管(9)設置于設計水位以下和濕地基質(13)以上,所述出水管(5)的標高在回流管(9)之上且持平或高于設計水位;
所述旋流處理區(2)橫向截面為環形,旋流處理區(2)縱向截面為倒三角型或直角梯形;在所述旋流處理區(2)內裝填旋流處理區填料(12);在所述旋流處理區(2)的側壁上設置有進水管(3),在所述旋流處理區(2)內部縱向設置有流向控制隔墻(19),所述進水管(3)和回流管(9)位于所述隔墻(19)的正側;進水管(3)的出水口正對所述回流管(9)出水口的下方;
所述旋流處理區(2)的底部設置有排泥管(7),所述排泥管(7)和布水管(11)的進水口位于所述隔墻(19)的背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堵脫氮的濕地結構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流處理區(1)上方種植濕地植物且敞開于空氣中;所述升流處理區(1)直徑為3-10m,濕地設計水位為1.0-2.5m,總有效容積為7-200m3;所述升流處理區(1)間裝填的濕地基質(13)包括卵石、礫石和土壤,所述濕地基質(13)的粒徑為0.1-5cm,所述濕地基質(13)為均質基質或分級裝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堵脫氮的濕地結構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9)管徑為50-150mm,所述回流管(9)進水口安裝高度應在濕地基質(13)之上且在濕地設計水位下2-3cm,回流管(9)上安裝有回流閥門(10),回流管(9)出水口位于旋流處理區(2)進水管(3)出水口處上方,回流管(9)出水口方向應垂直向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堵脫氮的濕地結構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處理區(2)高度為0.3-1.0m,所述旋流處理區(2)的倒三角型或直角梯形的斜邊傾角為45-75o,旋流處理區(2)容積與升流處理區(1)容積比為1:6-1:3;旋流處理區填料(12)采用礫石或卵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堵脫氮的濕地結構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11)進水口位于旋流處理區(2)末端的上方,布水管(11)的管徑為40-120mm,在所述布水管(11)上均勻設置有孔徑10-20mm的出水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堵脫氮的濕地結構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3)沿旋流方向切向進水,管徑為50-150mm,在所述進水管(3)上安裝有進水閥門(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農業部沼氣科學研究所,未經農業部沼氣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5900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