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稀土離子摻雜的紅色熒光粉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57036.7 | 申請日: | 2016-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6096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明(設計)人: | 喬學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64 | 分類號: | C09K11/64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專利事務所32205 | 代理人: | 華德明 |
| 地址: | 2211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稀土 離子 摻雜 紅色 熒光粉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稀土離子摻雜的紅色熒光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化學通式為KMg2Al15O25:xEu,其中x為Eu3+摻雜的摩爾百分數,0.0001≤x≤0.5。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離子摻雜的紅色熒光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溫固相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化學式KMg2Al15O25:xEu中各元素的化學計量比,其中0.0001≤x≤0.5,分別稱取含有鉀離子K+的化合物、含有鎂離子Mg2+的化合物、含有銪離子Eu3+的化合物、含有鋁離子Al3+的化合物,研磨并混合均勻;
(2)將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在空氣氣氛下預煅燒;煅燒溫度為300~600℃,煅燒時間為3~8小時,自然冷卻后,研磨使其混合均勻;
(3)將步驟(2)得到的產物在空氣氣氛中第二次煅燒,煅燒溫度為600~1000℃,煅燒時間為3~12小時,自然冷卻后,研磨使其混合均勻;
(4)將步驟(3)得到的產物在空氣氣氛中最后煅燒,煅燒溫度為1000~1300℃,煅燒時間為5~14小時,自然冷卻后,得到稀土離子摻雜的紅色熒光粉。
3.根據權利要求書2所述的稀土離子摻雜的紅色熒光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鉀離子K+的化合物為硝酸鉀、碳酸鉀、氫氧化鉀、氯化鉀的一種;所述的含有鎂離子Mg2+的化合物為硝酸鎂、醋酸鎂、堿式碳酸鎂、氧化鎂中的一種;所述的含銪離子Eu3+的化合物為氧化銪、硝酸銪的一種;所述的含有鋁離子Al3+的化合物為氧化鋁、氫氧化鋁、氯化鋁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書2所述的稀土離子摻雜的紅色熒光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的煅燒溫度為350~550℃,煅燒時間為3~8小時;步驟(3)的煅燒溫度為650~950℃,煅燒時間為3~12小時;步驟(4)的煅燒溫度為1050~1250℃,煅燒時間為6~14小時。
5.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離子摻雜的紅色熒光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化學溶液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化學式KMg2Al15O25:xEu中各元素的化學計量比,其中0.0001≤x≤0.5,分別稱取含有鉀離子K+的化合物、含有鎂離子Mg2+的化合物、含有銪離子Eu3+的化合物、含有鋁離子Al3+的化合物,將它們分別溶解于稀硝酸溶液中,不斷攪拌,直至完全溶解,再按各原料中反應物質量的0.5~2.0wt%分別添加絡合劑,攪拌得到均勻的溶液,所述的絡合劑為檸檬酸、草酸中的一種;
(2)將以上得到的混合液緩慢混合,在60~80℃的條件下攪拌2~4小時,靜置、烘干后得到蓬松的前驅體;
(3)將前驅體置于馬弗爐中煅燒,煅燒溫度為900~1200℃,煅燒時間為4~12小時,自然冷卻到室溫,研磨均勻后得到一種紅色熒光粉。
6.根據權利要求書5所述的稀土離子摻雜的紅色熒光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鉀離子K+的化合物為硝酸鉀、碳酸鉀、氫氧化鉀、氯化鉀的一種;所述的含有鎂離子Mg2+的化合物為硝酸鎂、醋酸鎂、氫氧化鎂、氧化鎂中的一種;所述的含銪離子Eu3+的化合物為氧化銪、硝酸銪的一種;所述的含有鋁離子Al3+的化合物為氧化鋁、氫氧化鋁、氯化鋁的一種。
7.根據權利要求書5所述的稀土離子摻雜的紅色熒光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的煅燒溫度為950~1150℃,煅燒時間為4~12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師范大學,未經江蘇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5703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