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鏡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56163.5 | 申請日: | 2016-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0525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明(設計)人: | 蘇國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玉晶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10 | 分類號: | G02B1/1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精誠新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鏡片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光學鏡片,其包括鏡片、至少一吸光層以及至少一光學膜。鏡片具有中心區以及環繞中心區的周邊區。至少一吸光層以及至少一光學膜配置于鏡片上位于周邊區中且暴露中心區。各光學膜包括至少一第一層以及至少一第二層。至少一第二層的折射率低于至少一第一層的折射率。至少一第一層與至少一第二層交替堆棧,且至少一第一層與至少一第二層的其中至少一者在可見光波段的范圍內的消光系數大于零。本發明在鏡片的周邊區上設置至少一吸光層以及至少一光學膜,使鏡片的周邊區的穿透率及反射率降低,進而改善雜散光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光學元件,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光學鏡片。
背景技術
隨著便攜式電子產品的規格日新月異,其關鍵零組件─光學鏡片組也更加多樣化發展,應用不只僅限于拍攝影像與錄像,還加上環境監視、行車紀錄攝影等,且隨著影像感測技術之進步,消費者對于成像質量等的要求也更加提高。
在光學成像鏡頭中,大角度入射進光學鏡片組的光束容易被一或多個光學鏡片的邊緣反射或折射而形成雜散光。為降低雜散光對于成像質量的負面影響,習知技術主要藉由設置遮光元件或將光學鏡片的邊緣涂黑,以過濾雜散光。然而,設置遮光元件的光學成像鏡頭除了不易維持較佳的組裝精度外,還存有易因組裝不良而影響成像質量的問題。另一方面,將光學鏡片的邊緣涂黑所能改善雜散光問題的效果有限。因此,如何設計出可改善雜散光問題的光學鏡片,長久以來一直是本領域各界所熱切追求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鏡片,其可改善雜散光問題。
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光學鏡片,其包括一鏡片,具有一中心區以及一環繞該中心區的周邊區;至少一吸光層,配置于該鏡片上,其中各該吸光層位于該周邊區中且暴露該中心區;以及至少一光學膜,配置于該鏡片上,且該至少一光學膜與該至少一吸光層在該光學鏡片的一光軸方向上重疊,其中各該光學膜位于該周邊區中且暴露該中心區,各該光學膜包括至少一第一層以及至少一第二層,該至少一第二層的折射率低于該至少一第一層的折射率,該至少一第一層與該至少一第二層交替堆棧,且該第一層與該第二層的其中一者至少一層在可見光波段的范圍內的消光系數大于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吸光層以及所述光學膜的數量分別為一,且吸光層與光學膜分別配置在鏡片的相對兩表面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吸光層以及所述光學膜的數量分別為一。吸光層與光學膜配置在鏡片的同一表面上,且光學膜位于吸光層與鏡片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吸光層以及所述光學膜的數量分別的數量為一。吸光層與光學膜配置在鏡片的同一表面上,且吸光層位于光學膜與鏡片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吸光層的數量為一。所述光學膜的數量為二。吸光層與光學膜配置在鏡片的同一表面上,且吸光層位于光學膜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吸光層的數量為二。所述光學膜的數量為一。吸光層與光學膜配置在鏡片的同一表面上,且光學膜位于吸光層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吸光層的材質包括TixOy或CrxOy,x及y分別大于0,且(x+y)≦1。各吸光層的吸光率大于吸光層的穿透率加吸光層的反射率。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第一層的材質包括TixOy或CrxOy,x及y分別大于0,且(x+y)≦1。各第一層的穿透率落在20%至80%的范圍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第二層的材質包括二氧化硅或一氧化硅。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周邊區具有與中心區連接的至少一第一條狀空隙區,且所述至少一吸光層以及所述至少一光學膜還分別暴露出所述至少一第一條狀空隙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玉晶光電(廈門)有限公司,未經玉晶光電(廈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5616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