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馬鈴薯種植系統及其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53654.4 | 申請日: | 2016-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460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華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都市潘家灣高山蔬菜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B79/00 | 分類號: | A01B79/00;A01G13/02;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馬鈴薯 種植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種植技術,具體為一種馬鈴薯種植系統及其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費烏瑞它”脫毒種薯是荷蘭馬鈴薯有限公司培育的馬鈴薯優良品種,在內蒙古建立噴灌圈生產基地,該地區高緯度高海拔,土壤無病菌、無病毒傳染源,為培育純正、高產、抗病力強的脫毒種薯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種薯繁育過程全部由公司技術人員操作管理,種薯質量優質、穩定,品種主要特點是:
(一)適應性廣,全國各地包括中原、西北、東北、長江、珠江流域、云貴高原均宜栽培;
(二)高產優勢:一般畝產3000-4000公斤,高產可達5000公斤;
(三)商品優勢:大薯率高,薯塊長扁圓形,黃皮黃肉、表皮光滑、薯形美觀、市場搶手;
(四)莖稈粗壯、葉片肥大、抗病、抗逆性強,長勢旺盛,具有極強的適應性;
(五)生育期短、早熟高產,生長期為苗后70-80天左右。
現有土豆種植中采用先摳膜放苗后覆土有幾大缺點:一膜放苗不及時容易燒苗;二是摳膜放苗為了不燒苗,需每天巡查摳苗,浪費大量人力,三是摳膜放苗造成地膜撕裂,遇風跑墑嚴重。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馬鈴薯種植系統及其種植方法,可以提高馬鈴薯產量,減少青土豆。
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馬鈴薯種植系統,包括種植壟,所述種植壟內部由下至上設有保水層、種植層和保溫層,所述種植層和保溫層間還設有地膜層,所述種植壟平行設置,兩個種植壟之間壟溝深為15~20cm。
所述種植壟寬為100~110cm,高15~20厘米,所述種植壟上設有兩行種植行,所述兩個種植行之間間距為20~22cm。
所述壟溝設有灌溉管道,所述灌溉管道上設有若干個灌溉噴淋裝置,所述植壟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覆膜桿,所述覆膜桿上設有薄膜。
所述地膜層采用透明或黑色PE薄膜,薄膜厚度為0.004~0.006㎜。
所述保溫層為活土層,所述儲水層為細土和/或沙子層。
采用所述的系統種植馬鈴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要點:
1)整地施肥;
2)切塊;
3)播種;
4)田間管理;
5)病蟲害防治。
所述1)整地施肥,按氮、磷、鉀1:0.5~1.5:1.5~2.5進行配方施肥,畝施農家肥3-4立方或腐熟雞糞2-3立方,無農家肥可施優質有機肥200-300公斤,以提高有機質含量。高鉀高氮復合肥或三元復合肥100-150公斤。農家肥于冬季耕地時翻于土壤中,或使用旋耕機連打兩遍施入土壤中。復合肥施用量大時可將一半的量于翻地或旋耕時施入土壤中做底肥,另一半于播種時集中溝施做種肥。
所述2)切塊,切大塊,每塊重30~140克,每只帶一個芽眼,切塊稍晾干后,用兌好藥劑的滑石粉拌種,比例為每一百公斤種薯用滑石粉2~3公斤,150~160克甲基托布津、25~30農用鏈霉素,甲基托布津、鏈霉素和滑石粉提前拌勻,拌種時均勻撒在切好的種薯上,用木锨輕輕拌勻,不破壞土豆的組織細胞,使土豆能夠順利發芽。
所述3)播種,在整平的土地上,按壟距開大溝將種肥全部施入,溝深15—20厘米為宜,然后騎化肥溝兩側小行播種溝,溝深5-8厘米,然后擺上種子。種塊擺好后,順溝畝撒殺地下害蟲的毒死蜱或阿維菌素顆粒劑3-4公斤,也可以用液體的藥劑用噴霧器直接噴到溝里,防治地下害蟲。
所述4)田間管理,播種后20-25天,見大部分芽長到5-10厘米即將出苗時,用洪珠覆土機或田園管理機將壟溝土覆于壟頂,膜上均勻覆土2-3厘米厚,以壟面不見膜為宜。地下莖將頂破地膜自動出苗。這種覆土方式比先摳膜放苗后覆土有幾大優勢:一是不燒苗,摳膜放苗不及時容易燒苗,而覆土頂膜出苗不燒苗;二是省工,摳膜放苗為了不燒苗,需每天巡查摳苗,而苗前覆土一次完成后不需要每天查看,讓苗自動出土就可以。三是保墑,摳膜放苗造成地膜撕裂,遇風跑墑嚴重;而苗前覆土,苗尖頂破膜時,膜眼很小,不透風,不跑墑。覆土要求將壟溝的土盡量覆于膜上,使壟溝盡可能的寬深一些,有利于澆水時壟溝內水量充足,滲透壟畦。當苗出土長到20-30厘米時進行二次覆土,進一步加深壟溝,增加壟面覆土厚度,減少薯塊露頭青現象的發生。同時減少地下匍匐莖穿箭現象、提高大薯率。
所述5)病蟲害防治包括防治晚疫病、防治蚜蟲和28星瓢蟲:
防治晚疫病于現蕾期或是株高30公分開始噴藥,阿米西達、銀法利、杜邦克露、丁子香酚、甲托、烯酰嗎啉、殺毒礬交替使用,7-10天一遍,一般三至五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都市潘家灣高山蔬菜專業合作社,未經宜都市潘家灣高山蔬菜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5365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土豆播種機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便攜式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