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玻璃輸入窗元件的拋光方法及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52551.6 | 申請日: | 2016-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1074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峻;朱永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 |
| 主分類號: | B24B7/24 | 分類號: | B24B7/24;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48 | 代理人: | 王偉鋒,劉鐵生 |
| 地址: | 10002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玻璃 輸入 元件 拋光 方法 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玻璃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玻璃輸入窗元件的拋光方法及卡具。
背景技術
防光暈玻璃輸入窗用途是作為像增強器管和鏡頭的光線和圖像輸入窗。隨著高質量像增強器管和高清晰度鏡頭出現,對其封裝外殼上的輸入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光暈玻璃輸入窗不僅具有防光暈和防眩光的作用,而且也是探測信號傳輸的重要通道,需要有很好的光透過率、最小的圖像崎變和最大的圖像和信號分辨率,以保證信號準確傳輸。為此,要求輸入窗表面疵病達到零級標準,即在黑色背景的燈光下無肉眼可見擦痕、麻點和破邊等表面缺陷。在輸入窗的光學冷加工中,要達到表面疵病零級標準十分困難,且成品率不高。
要解決上述問題,要么改革或改變現有輸入窗整體光學冷加工工藝技術,減少和或消除返修的輸入窗的數量;要么改革或改變現有輸入窗的返修加工工藝技術,減少返修次數和或降低大小面的除去量。要改革或改變現有輸入窗整體光學冷加工工藝技術,不僅涉及到成本、時間、難度問題,而且還會影響到其它正在同一生產線上的光學玻璃元件的光學冷加工。而針對現有輸入窗的修整工藝技術的改革或改變,則所有影響和問題均會少很多。
在輸入窗返修中主要采用如下三種工藝技術方法。第一種工藝技術方法是把輸入窗的大面和或小面重新精磨,然后再拋光,直到合格;缺點是大小面除去量大,一般只能返修一次,如果返修后還不合格,容易造成尺寸小于要求而成為廢品。第二種工藝技術方法是把輸入窗大面和或小面再重新拋光1次和或多次,直到合格;缺點是多數輸入窗須返修多次,使輸入窗在返修中大小面的除去量非常大。大量的輸入窗因為返修后或者因表面疵病不合格、或者因除去量過大使尺寸小于要求而成為廢品。第三種工藝技術方法是將多個輸入窗粘到一個盤上,成盤修整;第三種工藝技術方法的缺點是返修合格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玻璃輸入窗元件的拋光方法,本發明方法拋光過程中,輸入窗玻璃的除去量小,降低了返修過程中的廢品率。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玻璃輸入窗元件的拋光卡具。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玻璃輸入窗元件的拋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的玻璃輸入窗元件的兩個表面分別進行初步拋光和最終拋光,包括如下步驟:
初步拋光:將待拋光的玻璃輸入窗元件壓在拋光盤上進行初步拋光至所述的元件表面光圈數量為-1~+3,壓力≤0.5bar;所述的待拋光的玻璃輸入窗元件上包括第一區域,所述第一區域包括第一邊界線和第二邊界線,所述的第一邊界線為所述的待拋光的玻璃輸入窗元件的邊界線,所述第二邊界線與所述第一邊界線的距離為1-2mm,壓力施加位置為所述的第一區域;拋光選用的第一拋光液中含有粒徑為23-62μm的拋光粉,所述的第一拋光液由拋光粉和水按照質量比為1:5~7混合而成,所述的拋光粉為氧化鐵拋光粉、氧化鈰拋光粉和氧化鋁研磨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第一拋光液為一次性使用;拋光盤的轉速為10~300轉/分鐘,拋光溫度為18~27℃;
最終拋光:將初步拋光后的所述元件壓在拋光盤上進行最終拋光至所述的元件表面光圈數為-7~+5且疵病達到零級標準,壓力施加位置為所述的第一區域,所述的壓力≤0.5bar;拋光選用的第二拋光液pH值為5.8-8.5,其中含有粒徑為0.5-62μm的拋光粉,所述的第二拋光液由拋光粉和水按照質量比為1:3~5混合而得;所述的拋光粉為氧化鐵拋光粉和/或氧化鈰拋光粉,所述的第二拋光液為一次性使用,所述的第二拋光液以其配制完成開始計時,有效使用時間≤12h;拋光盤的轉速為700~1500轉/分,拋光溫度為18~27℃。
進一步的,所述的初步拋光所用的拋光粉為粒徑25-53μm的氧化鈰,壓力≤0.25bar,拋光盤轉速為20-200轉/分鐘,拋光溫度為21-24℃。
進一步的,所述的最終拋光所用的拋光粉為粒徑1-25μm的氧化鈰,壓力≤0.25bar,拋光盤轉速為900~1300轉/分鐘,拋光液的pH值為6.5-7.5,所述的有效時間≤8h,拋光溫度為21-24℃。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玻璃輸入窗元件的拋光卡具,所述的卡具包括夾持裝置,其用于防止玻璃輸入窗元件偏離和按壓玻璃輸入窗元件,所述的玻璃輸入窗元件上包括第一區域,所述第一區域包括第一邊界線和第二邊界線,所述的第一邊界線為所述的待拋光的玻璃輸入窗元件的邊界線,所述第二邊界線與所述第一邊界線的距離為1-2mm,按壓位置為所述的第一區域;所述的夾持裝置與所述的第一區域接觸處設置有緩沖墊,緩沖墊用于保護所述的玻璃輸入窗元件。
進一步的,所述的夾持裝置帶有圓形槽,其內部側壁設有梯形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未經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525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閥體中法蘭徑向密封槽加工拋光刀
- 下一篇:消空程方法和系統以及機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