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臨近頻點采樣建立傳導干擾耦合通道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52519.8 | 申請日: | 2016-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721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4 |
| 發明(設計)人: | 戴飛;王順鑫;鄭濤;蘇東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創新實專利事務所 11121 | 代理人: | 趙文穎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臨近 采樣 建立 傳導 干擾 耦合 通道 多元 線性 回歸 模型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臨近頻點采樣建立傳導干擾耦合通道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方法,在已知干擾源的條件下,利用臨近頻點采樣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傳導電磁干擾耦合通道參數化建模方法,通過頻率分段的方法,將多元線性回歸建模方法應用到具有非線性關系特性的傳導電磁干擾耦合通道的參數化建模中來,并通過采樣考察頻點附近一系列頻點特性獲取該頻點處建模所需的多路觀測樣本。本發明在無任何耦合通道先驗知識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提取干擾源和端口測試信號的變量關系得到耦合通道的參數化模型,具有普適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磁兼容建模領域,涉及一種利用臨近頻點采樣建立傳導干擾耦合通道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電磁兼容的傳導干擾發射測試中,受試設備內部有許多獨立的干擾源,這些干擾源產生的干擾信號通過耦合通道耦合到待測端口,共同形成了待測端口的干擾信號。若受試設備的干擾發射超標則需對其進行改進,在已知受試設備內部干擾源特性卻無法將其抑制的條件下,只有對其干擾耦合通道做出一定的改變才能使受試設備滿足標準,因此需要對其耦合通道的特性進行建模分析。
現階段對傳導干擾耦合通道的建模主要分為時域建模和頻域建模,時域建模方法需要首先提取元器件及PCB的寄生參數,建立電路仿真模型,并利用電路仿真軟件進行時域仿真,最后對仿真所得的干擾電壓進行頻譜分析得到最終的干擾噪聲頻譜;目前的頻域建模方法則需要對干擾的耦合機理進行分析以建立干擾的頻域仿真模型,以電壓或電流源表示干擾源,以無源網絡表示干擾耦合通路,在頻域直接計算電磁干擾頻譜。上述方法,均在有一定干擾耦合通道先驗知識的前提下,建立電路仿真模型,然而問題在于,在實際測試中往往對干擾耦合通道毫無任何先驗知識,同時模型的適用范圍較小,建立的模型只能針對該類特定耦合通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利用臨近頻點采樣建立傳導干擾耦合通道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方法。
本發明的一種利用臨近頻點采樣建立傳導干擾耦合通道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方法,在已知干擾源的條件下,利用臨近頻點采樣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傳導電磁干擾耦合通道參數化建模方法,通過頻率分段的方法,將多元線性回歸建模方法應用到具有非線性關系特性的傳導電磁干擾耦合通道的參數化建模中來,并通過采樣考察頻點附近一系列頻點特性獲取該頻點處建模所需的多路觀測樣本,其實現步驟如下:
步驟一、信號獲取。對測試端口信號進行采集,若采集到時域信號,則需要將其進行傅里葉變換到頻域,若采集到的是頻域信號,則可直接利用,得到頻域的端口測試信號Y(f)。
步驟二、頻域分段。為避免全頻段中信號非線性關系帶來的誤差,本發明分段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同時在考察頻點以及該頻率附近很小的一段頻率內獲取樣本作為求解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多次觀測樣本,對該小頻段內干擾源與端口測試信號的關系視為線性,同時對小頻段內每個頻點的線性關系視為相同,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擬合出的結果作為該考察頻點處的模型。對足夠多的離散頻點進行上述處理,即可得出一定頻率范圍內較完整的耦合通道型。
已知的干擾源信號為X1(f),X2(f),…,Xk(f),其中Xj1,Xj2,…,Xjn為干擾源Xj(j=1,2,…,k)在考察頻率fs附近一系列頻點f1,f2,…,fn處的特性,將這n個干擾電壓作為干擾源Xj(j=1,2,…,k)在fs頻點處的n次觀測樣本,相對應的模塊端口信號在這一系列頻點處的干擾特性為Y1,Y2,…,Yn,將其作為端口測試到的混合信號Y(f)在fs頻點處的n次觀測樣本。對于有k個干擾源的條件下,每n=k+1個頻點視為同一頻率下的觀測數據,分別對干擾源信號和端口測試信號的相應頻率進行分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5251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