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像鏡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51735.0 | 申請日: | 2016-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1761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吳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思銳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張建綱 |
| 地址: | 528458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像 鏡頭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人像鏡頭,包括沿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配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和第六透鏡;第一透鏡為具有正光焦度的彎月形透鏡,且其凸面朝向物側;第二透鏡為具有負光焦度的雙凹型透鏡;第三透鏡具有負光焦度的彎月形薄透鏡,且其凸面朝向物側;第四透鏡為具有正光焦度的雙凸型透鏡;第五透鏡為具有負光焦度的彎月形透鏡,且其凸面朝向物側;第六透鏡為具有正光焦度的彎月形透鏡,且其凹面朝向像側。該人像鏡頭從中心到邊緣的畫質都保持非常大的優勢。而且該人像鏡頭應用在手機上拍照時可以將手機焦距拓展為等效全畫幅60mm。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鏡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人像鏡頭。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子產品(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已具備取像裝置。然而其焦距是固定不變的,因而無法滿足拍攝不同場景的需求。為此,通常需要將人像鏡頭附加在電子產品上。例如,在手機上附加人像鏡頭,以將手機攝影鏡頭焦距變大,等效于微單60mm焦距鏡頭,這樣拍出的人物等照片就更好。
然而,現有人像鏡頭通常存在解像性能和體積難以兼顧(即解像好但體積太大、體積小但解像太差)、拍照邊緣成像畫質太差的缺陷。為此,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增加透鏡數量的方式來提升人像鏡頭的分辨率。然而,增加透鏡數量的設計方式使得鏡頭體積變大,無法達到鏡頭小型化。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拍照邊緣成像畫質良好的小型光學透鏡,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人像鏡頭存在拍照邊緣成像畫質太差的缺陷。
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人像鏡頭,包括沿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配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和第六透鏡;第一透鏡為具有正光焦度的彎月形透鏡,且其凸面朝向物側;所述第二透鏡為具有負光焦度的雙凹型透鏡;所述第三透鏡具有負光焦度的彎月形薄透鏡,且其凸面朝向物側;所述第四透鏡為具有正光焦度的雙凸型透鏡;所述第五透鏡為具有負光焦度的彎月形透鏡,且其凸面朝向物側;所述第六透鏡為具有正光焦度的彎月形透鏡,且其凹面朝向像側。
作為優選,所述人像鏡頭滿足以下條件式:-1.7<f1/f2<-1.25;-1.35<f3-4/f5-6<-0.9;-1.85<f1-4/f5-6<-1.40;其中,f1是第一透鏡的焦距,f2是第二透鏡的焦距,f3-4是第三透鏡和所述第四透鏡的組合焦距,f5-6是所述第五透鏡和所述第六透鏡的組合焦距,f1-4是由所述第一透鏡到所述第四透鏡的組合焦距。
作為優選,所述人像鏡頭滿足以下條件式:-1.6<f1/f2<-1.35;-1.25<f3-4/f5-6<-1.0;
-1.75<f1-4/f5-6<-1.50。
作為優選,所述人像鏡頭還滿足:TTL<27.0mm,其中TTL為沿光軸方向上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至成像面之間的距離。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的外徑依次減少。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透鏡的外徑小于28mm,所述人像鏡頭的總長小于27mm。
作為優選,1.48<Nd<1.65,55<Vd<65,Nd為所述第一透鏡的d光折射率,Vd為所述第一透鏡的阿貝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思銳光學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思銳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517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液晶面板的老化工藝流程
- 下一篇:一種光學載荷的四點柔性支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