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人機維修檢測模擬訓練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48538.3 | 申請日: | 2016-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83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歐仁俠;張華磊;陳洪斌;霍旭陽;鮑捷;齊秋菊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醫藥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9B9/00 | 分類號: | G09B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2013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人機 維修 檢測 模擬 訓練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用于維修人員培訓的無人機維修檢測模擬訓練系統,涉及模擬訓練技術 領域。
背景技術
無人機維修人員培訓工作主要有實裝訓練和模擬訓練兩種形式,實裝訓練是指維修人員 使用真實的維修檢測設備進行維修操作技能訓練,模擬訓練是指維修人員使用高度仿真的維 修檢測設備進行維修操作技能訓練。無人機同傳統的有人機相比,在維修檢測方法上存在很 大的差別,有人機的維修檢測主要是依托駕駛艙的各類儀表和信號燈,維修人員在駕駛艙完 成各系統參數的檢查和調校,而無人機沒有座艙儀表和操縱系統,需要維修人員將地面檢測 設備與飛機各系統連接,通過與地面站監控人員配合完成維修檢測工作,檢查過程中主要通 過軟件界面進行操作,地面站涉及崗位多,操作界面復雜,因此,其特殊性決定了無人機維 修人員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維修檢測培訓和崗位協同訓練。由于實裝地面站和檢測設備數量 有限、價格昂貴,在實裝上進行維修操作技能訓練不僅會消耗實裝有限使用壽命,而且極易 產生安全隱患。導致維修人員維修操作技能訓練只能由教員通過圖片講解各系統的原理、檢 測流程和故障排除方法,或是通過視頻進行實際操作演示,學員參與實際操作的機會很少, 這就造成了維修人員的培養周期較長、實際操作能力偏弱等問題的發生。與實裝訓練相比, 模擬訓練不損失實裝壽命,能夠逼真的模擬檢測設備的外觀、功能、操作維護和所處的維修 環境,使受訓者“身臨其境”的受到近似實裝的訓練,是一種信息化水平高、訓練效益好的 先進模擬訓練手段,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因此,需要一種既價格低廉又能夠為維修人員提 供維修檢測環境的模擬訓練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傳統培訓方法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成本低廉、集成度高、功能豐 富、交互性強、易于擴展的無人機維修檢測模擬訓練系統。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人機維修檢測模擬訓練系統,由維修檢測模擬單元(1)、 教員監控單元(2)、地面站模擬訓練臺(3)和交換機(4)組成,所述的維修模擬單元為一 臺工控筆記本電腦,所述的教員監控單元由顯示器(2-1)、服務器計算機(2-2)組成,所述 的地面站模擬訓練臺由觸控屏顯示器(3-1)、觸控屏顯示器(3-2)、觸控屏顯示器(3-3)、觸 控屏顯示器(3-4)、綜合監控計算機(3-5)、任務監控計算機(3-6)、鏈路監控計算機(3-7)、 載荷監控計算機(3-8)組成,其特征在于:維修檢測模擬單元、教員監控單元、地面站模擬 訓練臺分別與交換機相連,通過以太網進行數據交互,教員監控單元的顯示器(2-2)與服務 器計算機(2-1)的顯卡相連接,地面站模擬訓練臺的觸控屏顯示器與對應的監控計算機顯卡 相連接。
本發明的效果是:本發明可用于無人機維修人員維修檢測模擬訓練和全系統協同訓練, 能夠使維修人員掌握無人機各系統維修檢測設備的功能、原理、檢測流程和處置方法,地面 站監控人員快速熟悉地面站各監控席位的監控內容和操作方法,降低培訓成本,縮短維修人 員培訓周期,緩解實裝數量少、使用壽命有限、承訓人數受限等訓練難題,降低實裝維修訓 練的危險性。本發明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可擴展性強,無需硬件改動,僅需升級訓練軟件,即 可方便地將系統擴展為其它機型,適應不斷變化的訓練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無人機維修檢測模擬訓練系統硬件組成示意圖;
圖2是無人機維修檢測模擬訓練系統軟件組成框圖;
圖3是無人機維修檢測模擬訓練系統工作流程圖。
圖中:1.維修檢測模擬單元;2.教員監控單元,2-1.顯示器,2-2.服務器計算機;3.地面站 模擬訓練臺,3-1.觸控屏顯示器,3-2.觸控屏顯示器,3-3.觸控屏顯示器,3-4.觸控屏顯示器, 3-5.綜合監控計算機,3-6.任務監控計算機,3-7.鏈路監控計算機,3-8.載荷監控計算機。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醫藥學院,未經吉林醫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4853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