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高溫有機肥發酵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47326.3 | 申請日: | 2016-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127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許忠明;許煬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蘇風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F17/90 | 分類號: | C05F17/90;C05F17/964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李帥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高溫 有機肥 發酵 設備 | ||
1.一種超高溫有機肥發酵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發酵倉(1)、兩根攪拌軸(2)和驅動裝置(3),兩根所述攪拌軸(2)設置在所述發酵倉(1)內,并通過所述驅動裝置(3)驅動;所述的攪拌軸(2)上設置有若干攪拌桿(4),若干所述攪拌桿(4)沿攪拌軸(2)軸向螺旋設置,所述攪拌軸(2)上由中部位置向兩端所述攪拌桿(4)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的攪拌桿(4)上設置有攪拌片(5),靠近所述攪拌軸(2)兩端的攪拌片(5)的長度方向偏離所述攪拌軸(2)軸向方向;所述發酵倉(1)外部設置有用于對所述發酵倉(1)加熱的隔套(8),所述發酵倉(1)上設置有倉蓋(7);
同一所述攪拌軸(2)兩端的攪拌片(5)的長度方向偏離攪拌軸(2)軸向的方向相反,靠近所述攪拌軸(2)中部的攪拌片(5)長度方向與所述攪拌軸(2)軸向方向相同;
兩根所述攪拌軸(2)上的兩端相對應的攪拌片(5)偏離攪拌軸(2)軸向的方向相反;
所述發酵倉(1)上部設置倉蓋(7),所述倉蓋(7)上設置有進料口(71),所述進料口(71)設置在攪拌軸(2)中部的正上方;
所述的發酵倉(1)底部設置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位于所述攪拌軸(2)中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溫有機肥發酵設備,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攪拌軸(2)上相對應的攪拌桿(4)相位角相差9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溫有機肥發酵設備,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攪拌軸(2)兩端的攪拌片(5)的長度方向偏離所述攪拌軸(2)軸向的角度20°≥α>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溫有機肥發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酵倉(1)底部設置有兩個出料口(6),且兩個所述出料口(6)分別位于兩個所述攪拌軸(2)中部的正下方。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溫有機肥發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倉蓋(7)上設置有進料口(71)、檢修口(72)和排氣口(73);所述的排氣口(73)通過風機與廢氣處理系統或生物過濾池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溫有機肥發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倉蓋(7)呈凸起的弧形,所述倉蓋(7)底部邊緣設置有朝向倉蓋(7)中部的折流板(75),所述折流板(75)與倉蓋(7)內壁之間安裝有冷凝管組件(74),所述的折流板(75)與倉蓋(7)底部的邊緣之間形成排水槽(76),所述排水槽(76)通過排水管與外界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溫有機肥發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倉(1)底部設置有若干空氣進口。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溫有機肥發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攪拌桿(4)上還設置有支撐板(52)和加強板(51),所述加強板(51)和攪拌片(5)分別設置在攪拌桿(4)的兩側,所述支撐板(52)設置在所述攪拌片(5)和加強板(51)之間;所述攪拌桿(4)呈階梯圓柱形,其與攪拌軸(2)連接處直徑較大。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溫有機肥發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8)內由若干連通的加熱腔(81)形成加熱通道,所述加熱通道的首端設置有導熱介質入口(82),所述加熱通道末端設置有導熱介質出口(83),所述的發酵倉(1)底部截面呈“W”型,所述加熱腔(81)由所述發酵倉(1)一側經所述發酵倉(1)底部延伸至所述發酵倉(1)的另一側,且所述加熱腔(81)形狀與所述發酵倉(1)截面形狀相適應,若干所述加熱腔(81)首尾依次連接;所述隔套(8)外部設置有保溫層(9)。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超高溫有機肥發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酵倉(1)內、導熱介質入口(82)和導熱介質出口(83)處均設置有溫度傳感器;
所述的導熱介質入口(82)設置有流量閥,所述溫度傳感器電信號連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流量閥通過的導熱介質流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蘇風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市蘇風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4732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性錳渣復混肥生產系統
- 下一篇:著色陶瓷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