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刷型混合勵磁永磁渦流調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44359.2 | 申請日: | 2016-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1502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林鶴云;李毅搏;陽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K49/04 | 分類號: | H02K49/04;H02K49/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96***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刷型 混合 永磁 渦流 調速 裝置 | ||
1.一種無刷型混合勵磁永磁渦流調速裝置,包括同心設置的輸入軸(1)及輸出軸(15)、與輸入軸(1)及輸出軸(15)同心的且位于整個裝置下部的可固定電勵磁裝置(16)、與輸入軸(1)相連且位于整個裝置中間部分的主動轉子(17)以及與輸出軸(15)相連且位于整個裝置上部的從動轉子(18);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可固定電勵磁裝置(16)由環狀凹槽鐵心和嵌繞于該凹槽內的勵磁線圈(4)組成,其中,環狀凹槽鐵心包括環狀凹槽背軛(3)、設置于環狀凹槽背軛(3)內側的環狀凹槽外環鐵心(5)、嵌套于環狀凹槽外環鐵心(5)內的環狀凹槽內環鐵心(8);
所述的主動轉子(17)由A分轉子(19)、B分轉子(20)兩個分轉子組成,A分轉子(19)由極性一致的永磁極(6)和鐵心極(9)沿圓周方向交錯排列組成,B分轉子(20)由極性一致的永磁極(10)和鐵心極(11)沿圓周方向交錯排列組成,A、B分轉子永磁極極性相反,且永磁極與鐵心極間通過非導磁材料填充固定;兩個分轉子為無鐵心背軛結構,通過非導磁材料將兩個分轉子固定在一起,構成主動轉子;可固定電勵磁裝置(16)與主動轉子(17)之間存在第一氣隙(21);
可固定電勵磁裝置(16)的環狀凹槽外環鐵心(5)與A分轉子(19)正對;可固定電勵磁裝置(16)的環狀凹槽內環鐵心(8)與B分轉子(20)正對;
所述的從動轉子(18)包括導體層背軛(13),導體部分采用開槽結構導體層(12),導體層嵌套在自導體層背軛(13)外表面向主動轉子方向延伸的導體層背軛齒(14)上;主動轉子(17)與從動轉子(18)之間存在第二氣隙(22);
該裝置的主磁路為:由環狀凹槽外環鐵心(5)發出,依次經過第一氣隙(21)、主動轉子A分轉子永磁極(6)、第二氣隙(22)、從動轉子導體層背軛齒(14)、從動轉子背軛(13)、相鄰的從動轉子導體層背軛齒、第二氣隙(22)、相鄰的與A分轉子永磁極(6)極性相異的B分轉子永磁極(10)或者B分轉子鐵心極(11)、第一氣隙(21)、環狀凹槽內環鐵心(8)、環狀凹槽鐵心背軛(3),最后回到環狀凹槽外環鐵心(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刷型混合勵磁永磁渦流調速裝置,其特征在于,可固定電勵磁調磁裝置(16)與主動轉子部分(17)之間存在氣隙,且該氣隙長度在機械允許的范圍內小于主動轉子(17)與從動轉子(18)之間的氣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刷型混合勵磁永磁渦流調速裝置,其特征在于,可固定電勵磁調磁裝置的環狀凹槽的槽寬大于主磁路中的所有氣隙部分長度總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刷型混合勵磁永磁渦流調速裝置,其特征在于,可固定電勵磁調磁裝置的環狀凹槽外環鐵心(5)和環狀凹槽內環鐵心(8)采用卷繞式硅鋼片,該硅鋼片為軸向結構,或者疊片式硅鋼片,該硅鋼片為徑向結構,環狀凹槽鐵心背軛(3)采用各向導磁性能良好的導磁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4435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速凍果蔬加工冷卻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多面筒型混合勵磁開關磁通直線電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