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太陽能隔熱膜反射率及透射率測試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44177.5 | 申請日: | 2016-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7554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愛瑞德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41 | 分類號: | G01N21/41;G01N21/55;G01N21/35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濤 |
| 地址: | 116400 遼寧省大連***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 隔熱 反射率 透射率 測試儀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隔熱膜反射率及透射率測試儀,包括:封裝機盒及設置在其內部的紅外波段光譜發射源、紅外反射接收器、紅外透射接收器、第一模數轉換器、第二模數轉換器、微控制器及顯示器;紅外波段光譜發射源發出的紅外光譜信號進入小孔,一部分紅外光譜信號被太陽能隔熱膜反射至紅外反射接收器,然后進入第一模數轉換器轉換為數字信號,另一部分紅外光譜信號透過太陽能隔熱膜傳輸至紅外透射接收器,然后進入第二模數轉換器轉換為數字信號;微控制器根據第一模數轉換器、第二模數轉換器輸出的數字信號生成紅外反射率和透射率,并傳輸至顯示器顯示紅外反射率和透射率。利用本發明,可以準確測量太陽能隔熱膜的反射率及折射率,并可供用戶直觀觀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光譜強度測試技術,特別是關于一種太陽能隔熱膜反射率及透射率測試儀。
背景技術
在現代的建筑中,大量的玻璃門窗不僅被用于商業辦公樓,也走進了千家萬戶。普通的玻璃雖然讓需要的可見光能夠進入室內,但同時也可以讓看不見卻會產生大量熱量的紅外光進入室內。圖1所示是太陽能光譜強度在波長范圍280納米到2500納米分布圖,根據波長,可以將太陽能光譜分為紫外線1,可見光和紅外光。特別是在炎炎夏日,大量的紅外線會使得室內的溫度升高,從而增加空調的用電量。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太陽能隔熱膜應運而生,它可以讓大部分的可見光進入室內,同時阻止大部分的紅外光進入室內。
現在市場上有種類繁多的太陽能隔熱膜,如何鑒別這些隔熱膜成為了消費者的一個難題。有些太陽能隔熱膜利用吸光薄膜材料吸收紅外光,雖然可以短時間阻止紅外光進入室內,但是當長時間使用時,薄膜溫度升高,其對紅外光的吸收性能會顯著下降。目前比較先進的太陽能隔熱膜采用薄膜對紅外光的反射機理來實現阻止紅外光進入室內。因此,如果只測試太陽能隔熱膜紅外波段的透射率,而不測試紅外波段的反射率,就不能充分表征太陽能隔熱膜的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太陽能隔熱膜反射率及透射率測試儀,以準確測量太陽能隔熱膜的反射率及折射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隔熱膜反射率及透射率測試儀,包括:封裝機盒及設置在所述封裝機盒內部的紅外波段光譜發射源、紅外反射接收器、紅外透射接收器、第一模數轉換器、第二模數轉換器、微控制器及顯示器;所述封裝機盒的一側壁上開設有小孔,并且所述封裝機盒上設有用于放置太陽能隔熱膜的凹槽;其中,
所述紅外波段光譜發射源、小孔及紅外透射接收器位于一條直線上,所述小孔位于所述紅外波段光譜發射源與紅外透射接收器之間;所述紅外反射接收器連接所述第一模數轉換器;所述紅外透射接收器連接所述第二模數轉換器;所述微控制器與第一模數轉換器、第二模數轉換器及所述顯示器分別連接;
紅外波段光譜發射源發出的紅外光譜信號進入所述小孔,一部分紅外光譜信號被所述太陽能隔熱膜反射至所述紅外反射接收器,然后進入所述第一模數轉換器轉換為數字信號,另一部分紅外光譜信號透過所述太陽能隔熱膜傳輸至所述紅外透射接收器,然后進入所述第二模數轉換器轉換為數字信號;所述微控制器根據所述第一模數轉換器、第二模數轉換器輸出的數字信號生成紅外反射率和透射率,并傳輸至所述顯示器顯示紅外反射率和透射率。
一實施例中,所述凹槽被設置為:當所述太陽能隔熱膜放置于所述凹槽中時,所述太陽能隔熱膜緊貼所述小孔。
一實施例中,所述紅外反射接收器與所述小孔的連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等于所述直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
一實施例中,所述直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8度。
一實施例中,所述紅外波段光譜發射源與紅外反射接收器之間的距離為1cm。
本發明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利用本發明的太陽能隔熱膜反射率及透射率測試儀,可以準確測量太陽能隔熱膜的反射率及折射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愛瑞德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大連愛瑞德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4417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