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罌粟提取物處理方法及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43572.1 | 申請日: | 2016-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042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顯林;郭毅民;王述東;唐海蓉;胡延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顯林 |
| 主分類號: | C07D489/02 | 分類號: | C07D48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楊樂 |
| 地址: | 100086***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罌粟 提取物 處理 方法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罌粟提取物的處理方法,包括:a、向罌粟提取物中加入極性溶劑進行反應得到第一處理液;b、向所述第一處理液中加入助濾劑過濾得到第一提取液;c、將所述第一提取液經過色譜柱分離,所述色譜柱中填料為鍵合固定相的球形硅膠,流動相為醇和無機酸的混合物;d、洗脫得到含生物堿的餾分。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分離出包括嗎啡、可待因、蒂巴因等單體生物堿的方法,得到的生物堿單體純度高,收率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工業制備色譜法和傳統結晶法從罌粟提取物中分離純化出單體藥物嗎啡、可待因、蒂巴因的方法。
背景技術
疼痛是機體對體內外環境傷害性刺激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既有實質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又有精神上的損傷。治療疼痛的藥物種類有數百種之多,機制也各不相同。從天然藥物中尋找高效、低毒、無依賴性的鎮痛藥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罌粟提取物中含有的各類活性單體物質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市場需求量最大的天然生物堿類鎮痛藥物。
未成熟的罌粟果中含有大量乳白色液體,經過干燥加工后可形成棕色或棕黑色膏狀物。罌粟提取物是通過乙醇等有機溶劑從該類膏狀物中萃取、干燥得到的生物堿粗品,其成分比較復雜,已知的活性成分有25種以上,其中嗎啡、可待因、蒂巴因等生物堿的含量及藥用價值最高,已經被大量工業化提取分離,并制成不同的制劑或合成其他藥物廣泛應用于臨床,用于治療各種疼痛、咳嗽、腹瀉等癥,尤其是嗎啡和可待因的制劑具有重要的醫療價值。
隨著我國推行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三階段止痛指導原則”,不斷調整麻醉藥品的管理政策,我國麻醉藥品的醫療消費量有了較大的增長。由于罌粟的產量低、收割成本高、罌粟植物的利用率低,導致從罌粟提取物中分離有效生物堿單體的產量受到限制。因此,傳統的從罌粟提取物中分離嗎啡、可待因、蒂巴因等生物堿的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新型、高效、環保的工業提取方法將具有良好的市場開發和應用前景。
目前,根據嗎啡的特殊分子結構所決定的理化性質,傳統的分離罌粟提取物中嗎啡、可待因和蒂巴因的制備方法是采用較落后的陰陽離子樹脂吸附法進行制備,請參見附圖1,為現有技術中嗎啡分離方法。該方法是將罌粟提取物溶解于一定pH的水溶液,形成某濃度的罌粟溶液,上樹脂柱吸附,洗去雜質后用溶劑洗脫下樹脂柱上吸附的嗎啡,收集洗脫液,減壓濃縮,濃縮液結晶,抽濾,得到嗎啡粗品,生產中產生的廢水排入廢水池統一處理后排污。
該方法使用的是傳統的樹脂吸附法,由于樹脂法吸附選擇性較差,僅能得到罌粟提取物中含量最高的嗎啡成分,其他較高藥用價值的可待因、蒂巴因等有效成分無法回收,且所得嗎啡粗品含量較低,一般僅能達到80%左右,不能達到藥用標準,后期仍需要復雜的純化處理,導致這些活性生物堿都收率較低。同時樹脂吸附存在吸附量較小且吸附時間長等缺點,從而導致該方法生產周期較長、所需設備占用空間大,生產成本較高。除上述問題外,樹脂法在生產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工業廢水,這些廢水需要進行專業化處理,無形中增加了生產的成本,不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罌粟提取物的處理方法,從其中可以分離出嗎啡、可待因、蒂巴因等單體生物堿的方法,得到的生物堿單體純度高,收率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罌粟提取物的處理方法,包括:
a、向罌粟提取物中加入極性溶劑進行反應得到第一處理液;
b、向所述第一處理液中加入助濾劑過濾得到第一提取液;
c、將所述第一提取液經過色譜柱分離,所述色譜柱中填料為鍵合固定相的球形硅膠,流動相為醇和無機酸的混合物;
d、洗脫得到含生物堿的餾分。
優選的,所述步驟b中的助濾劑的加入量為所述罌粟提取物的質量的5%-30%。
優選的,所述助濾劑為硅藻土。
優選的,所述極性溶劑為醇水混合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顯林,未經李顯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435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