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磷污水的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43519.1 | 申請日: | 2015-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4570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方志華;徐俠文;楊任淼;倪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杭水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3/34;C07K14/2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蘭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4419 | 代理人: | 曹明蘭 |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水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處理方法,屬于污水綜合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伴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業污水量以及城市生活污水量正以驚人的速度猛增,這些污水或已經或正在污染著人類賴以生存的江、河及湖泊,已構成威協人類生存環境的原因之一。
現代的廢水處理方法主要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理法和生物處理法三類。物理處理法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解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廢水理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屬于重力分離法的處理單元有:沉淀、上浮(氣浮)等,相應使用的處理設備是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氣池及其附屬裝置等。
而現有的各種污水處理方法,其處理能力是極其有限的,無論是污水處理量,還是污水處理效果,都遠遠滿足不了及時處理工業及生活污水的實際要求。因為現有的污水處理方法中,如生化法、曝氣增氧法、過濾法等,不僅投資大,占地面積大,運行費用高,而且處理能力和處理效果不理想;再如單純的混凝法,則存在著處理效果差,運行成本高,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問題。另外,現有的污水處理方法,大都存在著需要配套的管網系統以及如何回用中水等問題。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尋求一種行之有效的污水處理方法,以解決日趨嚴重的污水排放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高效處理污水的方法和應用。
一種高效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工藝步驟:預處理:將污水送入過濾池,去除其中的大顆粒物和纖維雜質,再送入沉砂池,除去比重在2-3g/cm3,粒徑在0.2mm以上的砂粒,送入調節池;生化處理:將污水引入反硝化過程中的缺氧池內,控制水力停留時間10-15小時,控制溶解氧小于0.5mg/L,去除BOD,同時將NO3-中的氮轉化為氮氣;將缺氧池出來的污水引入厭氧池,控制水力停留時間10-15小時,吸收污水中的乙酸、甲酸、乙醇等有機物;將厭氧池出來的污水引入硝化過程中的好氧池內,控制水力停留時間5-8小時,調整污水pH值6.5-9,通過聚磷菌的作用,使污水中的氨氮氧化成硝酸鹽,同時將污水中PO43中的P超量吸入,從而完成除磷;沉淀處理:在每噸污水中加入0.15-0.3Kg由下列比例配制成的混合劑:沉淀劑∶絮凝劑=8-9∶2-1,并將混有混合劑的污水送入澄清池內,沉淀2-3小時,分離出達標的上清水和沉淀污物,上清水外排;沉淀污物濃縮處理:將澄清池內的沉淀污物送入濃縮池,按10-18mg/L的投放量投加絮凝劑,攪拌濃縮10-15小時,控制濃縮后污泥含水率低于97%;濃縮污泥脫水處理:將濃縮污泥送入攪拌機內,按50mg/L的投入量投加高分子絮凝劑,攪拌0.3-0.5小時后,送入壓濾機,壓制成含水率低于75%的泥餅。
所述沉淀劑為聚硅酸氯化鋁(鐵)、聚硅酸硫酸鋁(鐵)、硅藻量為90-98%的硅藻土、聚合氯化鋁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絮凝劑為聚丙烯酰胺、堿式氯化鋁、硫酸鋁、三氯化鐵等常用無機鹽類和高分子類絮凝劑中的一種或幾種。
本發明所述污水處理方法中,其處理的工藝步驟按下列順序依次進行:預處理,生化處理,沉淀處理,沉淀污物濃縮處理,濃縮污泥脫水處理,或者按下列順序依次進行:預處理,沉淀處理,生化處理,沉淀污物濃縮處理,濃縮污泥脫水處理。
其中聚磷菌為本領域常用的聚磷菌即可。也可以為CN101386822A中公開的特效聚磷菌,該菌為熒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HJP07,其保藏號為CGMCC NO 2164。
同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對聚磷菌具有增強去磷效應的Qujjl-1蛋白,該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Genbank:WP_042484464所示。
優選的,所述聚磷菌為轉入了編碼Qujjl-1蛋白的基因的熒光假單胞菌HJP07。
同時,本發明提供了一系列的Qujjl-1蛋白變體,其具有更強的聚磷效應。將所示的變體氨基酸在重組聚磷菌中表達時,發現重組菌相對于未轉化所述基因的聚磷菌具有聚磷效果提高至少30%以上的特性,具有較好的效果。
所述變體是在Qujjl-1蛋白(Genbank:WP_042484464)的原始氨基酸序列的基礎上,分別進行如下突變24D/V,60Q/F,122Q/G,153E/S,183N/G,199I/A,219N/S,236A/G,253P/A,309F/G,367S/P,373D/G。(24D/V表示在原始序列第24位的D氨基酸替換為V氨基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杭水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杭水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435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