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壓LDMOS器件及工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42892.5 | 申請日: | 2016-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7018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惠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78 | 分類號: | H01L29/78;H01L29/06;H01L21/3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紀鐵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壓LDMOS器件 場氧 寄生 襯底 兩段 源區 襯底表面 襯底電極 電壓適應 高阻區域 兩側內壁 漏電流 中間隔 漏區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壓LDMOS器件,在P型襯底中具有N型深阱,在剖視角度上,靠近N型深阱兩側內壁處分別具有第一N型區和第二N型區,所述第二N型區為LDMOS器件的漏區;N型深阱中還具有P阱,P阱與第二N型區之間的襯底表面具有場氧,場氧下方具有P型層;所述P阱中包含有第三N型區作為LDMOS器件的源區,以及將P阱引出的第一P型區;所述P型襯底中還具有引出襯底電極的第二P型區;所述第一N型區作為寄生JFET的源區。場氧下的P型層是分為中間隔開的兩段。所述的N型深阱的底部具有間隔形成兩部分,所述間隔是由兩段N型深阱之間存在的高阻區域構成;本器件其寄生JFET的漏電流較小,有更廣泛的電壓適應范圍。本發明還公開了所述高壓LDMOS器件的工藝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器件,特別是指一種內部存在寄生JFET的高壓LDMOS器件。本發明還涉及所述高壓LDMOS器件的工藝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高壓BCD工藝中,在開發高壓LDMOS的基礎上,會在終端結構上產生寄生結構,即產生寄生高壓JFET。如圖1所示,是一種常規的高壓LDMOS器件。圖中P型襯底1中包含有N型深阱2,深阱N中包含LDMOS器件的源區,即位于P阱3中的N型區5。11為LDMOS器件的漏區,10為LDMOS器件的柵極。N型區7作為寄生JFET的源區。寄生JFET與高壓LDMOS共用相同的漏端及漂移區長度。寄生JFET的柵極由高壓LDMOS的源端及襯底端寄生形成,實現JFET寄生夾斷功能。這種高壓寄生JFET結構,可以實現寄生JFET與高壓LDMOS相同的耐壓BV。
這種寄生結構的柵極由于由高壓LDMOS的P阱3寄生形成,一旦寄生JFET高壓導通時,P阱區底部存在大的集中電場,導致空穴流進入P阱,從而形成JFET柵極漏電流。
上述寄生JFET結構,JFET的柵端,隨著漏端電壓的升高,漏電流急劇變大,最終導致JFET導通燒毀,器件失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壓LDMOS器件,具有較寬泛的電壓適應范圍。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述的高壓LDMOS器件,在P型襯底中具有N型深阱,在剖視角度上,靠近N型深阱兩側內壁處分別具有第一N型區和第二N型區,所述第二N型區為LDMOS器件的漏區;N型深阱中還具有P阱,P阱與第二N型區之間的襯底表面具有場氧,場氧下方具有P型層;所述P阱中包含有第三N型區作為LDMOS器件的源區,以及將P阱引出的第一P型區;所述P型襯底中還具有引出襯底電極的第二P型區;所述第一N型區作為寄生JFET的源區。
場氧下的所述P型層是分為兩段,中間間隔開而使兩段不連接;N型深阱的底部具有間隔形成兩部分,所述間隔是由兩段N型深阱之間存在的高阻區域構成,該高阻區域位于兩段P型層間隔區的下方,即高阻區域的位置與其上方P型層間隔區位置對應。
進一步地,所述的N型深阱底部的間隔的位置,是在保證降低寄生JFET導通電流密度,同時方便N型深阱高溫推進后仍能有效擴散接觸的前提下確定;高阻區域的寬度控制在2~12μm。
進一步地,所述的高阻區域的寬度,是根據寄生JFET電流大小具體實驗調節;高阻區域的寬度越大,則寄生JFET的漏電流越?。桓咦鑵^域的寬度越小,則寄生JFET的導通電流能力越強。
本發明所述的高壓LDMOS器件的工藝方法,其N型深阱的分段,是在N型深阱注入時,利用掩膜版N型深阱進行分段注入,然后進行高溫熱推進之后,兩段深阱逐漸融合形成;兩段深阱底部之間形成高阻區域,即形成間隔;在P型層注入時,在相應區域也對P型層進行分段注入,形成對應的兩段式的P型層。
進一步地,對P型層進行對應的分段處理,是在分段區域實現新的P/N型的配比平衡,最終保證器件整體耐壓能力不受影響;兩段P型層之間的間距在1~15μm范圍內調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4289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