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出行習慣的用戶畫像獲取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41057.X | 申請日: | 2016-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056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習華;丁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滴滴(中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2 | 分類號: | G06Q3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 地址: | 300480 天津市濱海新區經濟技術開***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出行 習慣 用戶 畫像 獲取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出行習慣的用戶畫像獲取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用戶畫像又稱用戶角色(Persona),作為一種勾畫目標用戶、聯系用戶訴求與設計方向的有效工具,用戶畫像在各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用戶畫像是一種能將定性與定量方法很好結合在一起的載體,通過定量化的前期調研能獲得一個對于用戶群較為精準的認識,在后期的用戶角色的建立中能很好地對用戶優先順序進行排序,將核心的、規模較大的用戶著重突出出來。
目前,用戶畫像在大數據場景下變成現實;搜索引擎通過用戶的搜索習慣獲得用戶畫像;電商平臺通過用戶在電商網站的搜索以及購買行為獲得用戶畫像;而社交平臺通過用戶的好友關系,社交習慣獲得用戶畫像。但是在現有技術中還沒有對獲得用戶在出行場景下的用戶畫像。
鑒于此,如何獲取用戶在出行場景下的用戶畫像成為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出行習慣的用戶畫像獲取方法及裝置,能夠獲得用戶在出行場景下的用戶畫像。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出行習慣的用戶畫像獲取方法,包括:
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周期內每一時間段所處的場景信息;
根據所述用戶在預設時間周期內每一時間段所處的場景信息,得 到用戶在預設時間周期內所有時間段的常駐點的語義描述;
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段內出現在每一特殊場景的頻次;
集合所述用戶在預設時間周期內所有時間段的常駐點的語義描述和所述用戶在預設時間段內出現在每一特殊場景的頻次,形成所述用戶出行場景下的描述特征向量;
對所述用戶出行場景下的描述特征向量進行聚類,得到用戶畫像。
優選地,所述用戶在預設時間周期內某一時間段的常駐點的語義描述,包括:某一時間段和該某一時間段對應的用戶常駐點。
優選地,所述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周期內每一時間段所處的場景信息,包括:
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段內的歷史訂單數據;
根據所述歷史訂單數據,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周期內每一時間段所處的場景信息;
和/或,
獲取在預設時間段內用戶攜帶的用戶設備獲取的定位信息;
根據所述定位信息,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周期內每一時間段所處的場景信息。
優選地,所述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段內出現在每一特殊場景的頻次,包括:
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段內的歷史訂單數據;
根據所述歷史訂單數據,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段內出現在每一特殊場景的頻次;
和/或,
獲取在預設時間段內用戶攜帶的用戶設備獲取的定位信息;
根據所述定位信息,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段內出現在每一特殊場景的頻次。
優選地,所述特殊場景,包括:機場、火車站、電影院、商場和/或國外。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出行習慣的用戶畫像獲取裝置,包括:
第一獲取單元,用于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周期內每一時間段所處的場景信息;
第二獲取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用戶在預設時間周期內每一時間段所處的場景信息,得到用戶在預設時間周期內所有時間段的常駐點的語義描述;
第三獲取單元,用于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段內出現在每一特殊場景的頻次;
特征向量形成單元,用于集合所述用戶在預設時間周期內所有時間段的常駐點的語義描述和所述用戶在預設時間段內出現在每一特殊場景的頻次,形成所述用戶出行場景下的描述特征向量;
第四獲取單元,用于對所述用戶出行場景下的描述特征向量進行聚類,得到用戶畫像。
優選地,所述用戶在預設時間周期內某一時間段的常駐點的語義描述,包括:某一時間段和該時間段對應的用戶常駐點。
優選地,所述第一獲取單元,具體用于
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段內的歷史訂單數據;
根據所述歷史訂單數據,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周期內每一時間段所處的場景信息;
和/或,
獲取在預設時間段內用戶攜帶的用戶設備獲取的定位信息;
根據所述定位信息,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周期內每一時間段所處的場景信息。
優選地,所述第三獲取單元,具體用于
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段內的歷史訂單數據;
根據所述歷史訂單數據,獲取用戶在預設時間段內出現在每一特殊場景的頻次;
和/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滴滴(中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滴滴(中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4105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