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痰濕阻滯型痛風的中藥制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37708.8 | 申請日: | 2016-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635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明(設計)人: | 魏國強;畢恩旭;王愛華;王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魏國強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88 | 分類號: | A61K36/8888;A61P19/06;A61K35/32;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55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阻滯 痛風 中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痰濕阻滯型痛風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MSU)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和(或) 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特指急性特征性關節炎和慢性痛風石疾病,主要 包括急性發作性關節炎、痛風石形成、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尿酸鹽腎病和尿酸性尿路結石, 重者可出現關節殘疾和腎功能不全。痛風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癥、高血壓、2型糖尿病及 心血管病等表現。
痛風依病因不同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痛風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礎上, 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障礙所引起;繼發性痛風指繼發于腎臟疾病或某 些藥物所致尿酸排泄減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腫瘤化療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
傳統中醫認為,本病主要病機為外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以致關節、肌肉疼痛、 麻木、重著、屈伸不利而形成痹證,由于感受外邪的性質不同,或有偏勝,臨床表現亦不同, 風邪偏勝者為行痹,風邪善行而數變,故關節疼痛游走不定;寒邪偏勝者為痛痹,寒主收引, 其性凝滯,故關節疼痛有定位;濕邪偏勝者為著痹,濕性重著粘膩,故關節肌肉麻木重著腫 脹;熱偏勝者為熱痹,經絡蓄熱,故見關節紅腫灼熱,痛不可近。痹證初起屬實證,久則正 虛邪實,虛實挾雜。痹證容易出現下述三種病理變化。一是痹證日久不愈,氣血津液運行不 暢,血脈瘀阻,津液凝聚,以致瘀血痰濁痹阻經絡,出現關節腫大,關節周圍瘀斑、結節, 屈伸不利等證。二是病久氣血耗傷,呈現氣血雙虧或肝腎虧損的證候。三是痹證不愈,由經 絡及臟腑,出現臟腑痹。
發明內容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痰濕阻滯型痛風的中藥制劑,其療效顯 著、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痰濕阻滯型痛風癥狀為關節腫脹,甚則關節周圍漫腫,局部酸麻疼痛,或見″塊瘰″硬結 不紅,伴有目眩,面浮足腫,胸脘痞悶,舌胖質黯,苔白膩,脈緩或弦滑。針對痰濕阻滯型 痛風的治療,傳統治療方法主要以化痰除濕、舒筋通絡為治療手段,但是該治療手段只從痛 風病癥的外因入手,忽視了痛風內因的作用。痛風的內因是由于正氣不足或勞倦過度,其中, 勞逸不當是指勞倦過度,耗傷正氣,或汗出當風,外邪乘虛而入,以致經絡阻滯,氣血運行 不暢而成痹怔。正氣不足是指素體虛弱,或病后等氣血不足,腠理空虛,衛氣不固外邪乘虛 而入,痹證日久不愈,血脈瘀阻,津聚痰凝,由經絡及臟腑,導致臟腑痹。因此,治療中忽 視對痛風內因的治療,導致在治療過程中病情容易反復,無法徹底治愈。因此,申請人在大 量臨床中總結提出以下治療方案: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痰濕阻滯型痛風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數計,由以 下中藥原料制備而成:半夏15~20份、厚樸15~20份、天南星10~15份、陳皮10~15份、燈 臺蓮10~15份、念珠藤15~20份、薜荔根10~15份、海桐皮10~15份、鹿茸5~10份、女貞 子20~30份、蕨麻10~15份、小羅傘10~15份、車前子5~10份、地龍5~10份。
其中,優選方案如下:
可以是按照重量份數計,由以下中藥原料制備而成:半夏15份、厚樸15份、天南星10 份、陳皮10份、燈臺蓮10份、念珠藤15份、薜荔根10份、海桐皮10份、鹿茸5份、女貞 子20份、蕨麻10份、小羅傘10份、車前子5份、地龍5份。
也可以是按照重量份數計,由以下中藥原料制備而成:半夏20份、厚樸20份、天南星 15份、陳皮15份、燈臺蓮15份、念珠藤20份、薜荔根15份、海桐皮15份、鹿茸10份、 女貞子30份、蕨麻15份、小羅傘15份、車前子10份、地龍10份。
也可以是按照重量份數計,由以下中藥原料制備而成:半夏18份、厚樸18份、天南星 12份、陳皮12份、燈臺蓮12份、念珠藤18份、薜荔根12份、海桐皮12份、鹿茸8份、 女貞子25份、蕨麻12份、小羅傘12份、車前子8份、地龍8份。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痰濕阻滯型痛風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按照以下方法制備:按 照配方稱取中藥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過藥面浸泡10~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3~5 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騰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取濾液;然后再加水沒過藥面3~5厘 米,用武火煎煮至沸騰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鐘,然后去渣取濾液,兩次濾液合并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魏國強,未經魏國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3770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腎虛型子宮脫垂的中藥組合物
- 下一篇:一種治療雞痘的中藥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