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鉭粉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236819.7 | 申請日: | 2016-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6573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尚軍;劉強;陳思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尚軍 |
| 主分類號: | B22F9/20 | 分類號: | B22F9/20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專利事務所36100 | 代理人: | 胡里程 |
| 地址: | 338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鉭粉制備方法,其步驟:(1)、按重量比取粉狀超細、球形五氧化二鉭300g~500g和碳質還原劑95g?165g,將它們溶于去離子水或蒸餾水中,并攪拌均勻,制得溶液或混合液;(2)、將上述制得溶液或混合液放入壓濾機中,加0.1MP~0.2MP的壓力進行壓濾,得到濾餅;(3)、將濾餅在100~200℃條件下加熱1~2小時,在50~100°C條件下干燥2~5小時,然后破碎、過70目篩;最后得到含有氧化鉭和碳源的前驅體粉末;(4)、將前驅體粉末置于真空爐中,在真空下1450℃保溫1小時,升溫到1700℃保溫10~30分鐘進行碳還原處理;冷卻時,引入少量空氣進行鈍化處理,然后出爐、破碎、并過70目篩,得到低含氧量的氧化鉭粉末;此時粉末的含氧量為5wt%~10wt%;(5)、低含氧量的氧化鉭粉末與相對于粉末氧含量化學計量的0.8~1.5Wt%鎂粉混合,放入反應釜中進行第一次脫氧處理,溫度780℃~860℃,保溫4~8小時;冷卻到環(huán)境溫度后,分步引入少量空氣進行鈍化處理;(6)、脫氧出爐后,用10%~15%Wt硝酸洗滌多余的鎂和氧化鎂,并用去離子水洗滌至中性;真空烘干粉末,溫度60℃,時間12小時,并過70目篩,得到高氧鉭粉,此時粉末的含氧量為1.5wt%~4wt%;(7)、相當于鉭粉末中所需150ppm的含磷量的NH4H2PO4溶液混入過完篩的高氧鉭粉,然后放入真空干燥箱,溫度60℃,時間12小時烘干;(8)、烘干后的粉末與相對于粉末氧含量化學計算量的1~1.5Wt%鎂粉混合,進行第二次脫氧處理,溫度780℃~860℃時間3~5小時,當脫氧冷卻降溫到170℃~300℃時,進行滲氮處理,冷卻到環(huán)境溫度后,分步引入少量空氣進行鈍化處理;(9)、脫氧出爐后,用10%~15Wt%硝酸洗滌多余的鎂和氧化鎂,并用去離子水過濾洗滌至中性;(10)、真空烘干粉末,溫度60℃,時間12小時,并過70目篩,得到電容器級鉭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鉭粉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細、球形五氧化二鉭為:Fsss平均粒徑: 0.2~0.8μm、純度:99.99 wt%。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鉭粉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質還原劑為葡萄糖或蔗糖中的任意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鉭粉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滲氮處理方法為向反應釜通入高純氮氣,在鉭粉顆粒表面生成TaN膜的方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鉭粉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粉末的流動性測試情況,在最后一次脫氧前對粉末增加一次球團化造粒以改善粉末的流動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尚軍,未經陳尚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3681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