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PCA和LZW編碼的道路交通空間數據壓縮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36010.4 | 申請日: | 2016-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826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徐東偉;王永東;張貴軍;李章維;周曉根;郝小虎;丁情;吳浪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H03M7/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強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pca lzw 編碼 道路交通 空間 數據壓縮 方法 | ||
1.一種基于PCA和LZW編碼的道路交通空間數據壓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基于同一模態下、空間上不同路段的道路交通數據建立道路交通特征參考序列;基于PCA方法,選取具有相關性的道路交通路段集合,其過程如下:
從道理交通特征參考序列中提取s條路段的道路交通歷史數據,每條路段的采集數據為r,并將其變換為s×r的矩陣,記為:Asⅹr;
矩陣Asⅹr第j列的均值為:
基于aj,獲得Asⅹr的歸一化矩陣SAsⅹr:
歸一化矩陣SA的協方差矩陣CSA為:
獲得協方差矩陣CSA的特征值D和特征向量V,則D=[λ1,λ2…λr];λ1≥λ2≥…≥λr;對應的特征向量為:V=[v1,v2…vr];
選取λ1,λ2對應的特征向量構成的投影矩陣VAr×2=[v1,v2],基于投影矩陣和歸一化的訓練矩陣,求取Asⅹr的主成分矩陣APCr×2:
APCs×2=SAsⅹr×VAr×2 (4)
基于APCs×2,在二維平面上畫出s條路段的分布,點的分布疏密表示對應路段相關性強度,通過相關性分析,設定閾值δ,選擇相關性大于δ的p+1條路段,其過程如下:
其中,i,j分別表示第i、j條路段,0<i<s,0<j<s;表示相關性函數;
2)選擇基準路段,并將其數據作為空間上的道路交通基準數據;提取同一模態下、空間上其它路段的歷史數據,作為訓練數據,基于同一模態下、空間上的道路交通基準數據,確定空間道路交通差值數據的最優閾值,其過程如下:
Si(m*Δt,Mgh)=STi(m*Δt,Mgh)-SB(m*Δt,Mgh) (6)
ei(m,Mgh)=[Si(Δt,Mgh)Si(2*Δt,Mgh)...Si(m*Δt,Mgh)] (7)
pei(n,Mgh)=w(hei(m,Mgh)) (9)
pei(n,Mgh)=[Si'(1,Mgh)Si'(2,Mgh)...Si'(n,Mgh)] (10)
其中,Δt為道路交通狀態數據的采集周期;(m*Δt)為第m個道路交通狀態數據采集周期,0≤m≤N,N表示每天采集的交通信息的數量;i(1≤i≤p)表示第i條路段;STi(m*Δt,Mgh)表示模態Mgh下、(m*Δt)時刻i路段的道路交通數據;SB(m*Δt,Mgh)表示模態Mgh下、(m*Δt)時刻基準路段的基準數據;Si(m*Δt,Mgh)表示模態Mgh下、(m*Δt)時刻i路段的訓練數據與基準路段的基準數據的差值數據;ei(m,Mgh)表示模態Mgh下、Δt到(m*Δt)時段i路段的訓練數據與基準路段的基準數據的差值數據;hei(m,Mgh)表示模態Mgh下、Δt到(m*Δt)時段閾值處理后i路段的訓練數據與基準路段的基準數據的差值數據;Ei(m,Mgh)表示模態Mgh下、Δt到(m*Δt)時段i路段選取的閾值;pei(n,Mgh)表示模態Mgh下、Δt到(m*Δt)時段i路段與基準路段的差值數據經LZW編碼后的結果;Si’(n,Mgh)為模態Mgh下、Δt到(m*Δt)時段i路段與基準路段的差值數據經LZW編碼后的結果中第n個數據;m表示在模態Mgh下、Δt到(m*Δt)時段壓縮前的i路段與基準路段的差值數據的數量;n表示在模態Mgh下、Δt到(m*Δt)時段壓縮后的道路交通數量;w表示LZW編碼;壓縮比為
3)提取空間上其它路段的數據,作為實時數據;模態Mgh下、基于空間上的道路交通基準數據,獲取道路交通差值數據,其一般表達式如下:
MSj(m*Δt,Mgh)=SMj(m*Δt,Mgh)-SB(m*Δt,Mgh) (11)
errj(m,Mgh)=[MSj(Δt,Mgh)MSj(2*Δt,Mgh)...MSj(m*Δt,Mgh)] (12)
其中,j(1≤i≤p)表示第j條路段;SMj(m*Δt,Mgh)表示模態Mgh下、(m*Δt)時刻j路段的實時數據;MSj(m*Δt,Mgh)為模態Mgh下、(m*Δt)時刻j路段的實時數據與基準路段的基準數據的差值數據;errj(m,Mgh)為模態Mgh下、Δt到(m*Δt)時段j路段的實時數據與基準路段的基準數據的差值數據;
4)基于LZW編碼實現道路交通空間數據的壓縮,其過程如下:
將i路段與基準路段的差值數據訓練的最佳閾值引入到同一模態Mgh、j路段與基準路段的差值數據中,結合LZW編碼,實現j路段與基準路段差值數據的壓縮,其一般表達式如下:
herrsp(m*Δt,Mgh)=[herr1(m*Δt,Mgh)herr2(Δt,Mgh)...herrp'(m*Δt,Mgh)] (14)
perrp'(m*Δt,Mgh)=w(herrsp(m*Δt,Mgh)) (15)
perrp'(m*Δt,Mgh)=[MS1(m*Δt,Mgh)MS2(m*Δt,Mgh)...MSp'(m*Δt,Mgh)] (16)
其中,Eopt(Mgh)表示訓練的最優閾值;herrj(m*Δt,Mgh)表示模態Mgh下、(m*Δt)時刻閾值處理后j路段的實時數據與基準路段的基準數據的差值數據;m表示模態Mgh下、Δt到(m*Δt)時段壓縮前j路段與基準路段的差值數據的數量;herrsp(m*Δt,Mgh)表示模態Mgh下、(m*Δt)時刻p條路段差值數據的數量集合;Perrp’(m*Δt,Mgh)表示模態Mgh下、(m*Δt)時刻p條路段壓縮后差值數據的數量集合;MSj’(m*Δt,Mgh)表示模態Mgh下、(m*Δt)時刻,j路段的差值數據壓縮后的數量;p’表示(m*Δt)時刻LZW編碼后的數量;壓縮比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A和LZW編碼的道路交通空間數據壓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方法還包括如下步驟:
5)基于LZW解碼技術,實現道路交通空間數據重構,其過程如下:
對p條路段與基準路段的差值數據進行重構,結合基準數據,實現p條路段實時數據的解壓縮,其一般表達式如下:
dperrp(m*Δt,Mgh)=w'(perrp'(m*Δt,Mgh)) (17)
dperrj(m,Mgh)=w'(perrj(Tn,Mgh)) (18)
CSMj(m,Mgh)=SB(m,Mgh)+dperrj(m,Mgh) (19)
其中,w’表示LZW的解碼;dperrp(m*Δt,Mgh)表示模態Mgh下、(m*Δt)時刻解碼后的p路段與基準路段的差值數據;CSMp(m*Δt,Mgh)表示模態Mgh下、(m*Δt)時刻重構的p條路段的道路交通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3601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Hbase的卡口數據區域碰撞分析的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交通違章警示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