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能夠在一摞衣服中抽取下層衣物的鉗夾型抽取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34437.0 | 申請日: | 2016-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865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周巽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巽 |
| 主分類號: | A47G25/00 | 分類號: | A47G25/00;B25B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47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能夠 衣服 抽取 下層 衣物 鉗夾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夠方便地從一摞衣服中抽取下層衣物的抽取器械技術。
背景技術
目前,家用衣櫥中的衣物常以疊放的形式儲存,由于相鄰的上下兩件衣物之 間存在較大的附著摩擦力,導致人們不容易徒手在一摞衣物中抽取較下層的衣 物。——若采用移除上層衣物后再提取需要的下層單件衣物以及之后再恢復上層 衣物原來的擺放位置,顯得有些繁瑣,很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目的:
就是為了解決上述“繁瑣或很不方便”的問題而提出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關鍵在于:利用非常簡單的手動裝置就能夠方便地解決上述“繁瑣 或很不方便”的問題
本發明的特點:
由于采用了本發明的衣物鉗夾型抽取裝置,就為能夠從一摞衣服中方便地取 出下層衣物創造了條件。
附圖說明
圖1示意了本發明的使用狀態;
圖2示意了圖1中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3示意了本發明的立體結構方案(第一實施例);
圖4示意了本發明的第一改型立體結構(第二實施例);
圖5示意了本發明的第二改型立體結構(第三實施例);
圖6示意了本發明的第三改型立體結構(第四實施例)。
1:衣櫥;2:一摞衣物;3:上蓋;4:手;5:底板;H:上蓋和底板之間 的距離;Q:缺口(弧形或矩形或三角形);K:鉗夾型抽取器械;X:過渡板;P: 受力橫桿(手柄);U:橫向設置的“U”形把柄。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實現本發明上述目的,擬采用以下的技術:
作為本發明衣物鉗夾型抽取裝置K的最佳典型結構方案,即第一結構實施 例:
鉗夾型抽取裝置K是由相隔距離H的上蓋3和底板4兩者且尾部通過過渡 板X相連而構成的結構型式而存在,并且,在該相連尾部一側設置有缺口Q;
所述的鉗夾型抽取裝置K是由具有彈性且光滑的不銹金屬片材或塑料片材 制取的;
并且:
所述的過渡板X的彎曲端部又設置了能夠利用手4握住的橫跨缺口Q部位 的受力橫桿P,——它與過渡板X通過諸如鉚接等常用方法定位。
本發明的該典型鉗夾型抽取裝置K的主要參考尺寸:
上蓋3尺寸:長40公分,寬35公分;
底板5尺寸:長50公分,寬40公分;
相隔距離H寸:4公分;
缺口Q尺寸:半徑為10公分;
取材厚度及材質:最好是0.2至1.0毫米不銹金屬或塑料。
本發明的該典型鉗夾型抽取裝置K的制取參考方法:
可以取材于一塊具有彈性的光滑不銹鋼片材,參照本發明附圖的示意,先裁 剪成一塊本發明的平面整體(包括底板5、上蓋3和過渡板X的面積),然后在 過渡板X長度方向的當中位置將其彎曲成本發明的形狀:其底板5與上蓋3可以 稍處于張口的狀態,其整體外形詳見圖3的示意;顯然,由于具有彈性,通過手 指捏壓就能夠輕易地改變底板5與上蓋3之間的平均距離,以適應被抽取衣物(一 般為單衣物)的疊厚需要。——當然,也可以采用“性價比”更高的塑料來制取。
作為本發明鉗夾型抽取裝置K的第一改型結構方案,即第二結構實施例:
在鉗夾型抽取裝置K中,將過渡板X的彎曲端部設置的能夠利用手4握住的 橫跨缺口Q部位的受力橫桿P撤除,其整體外形詳見圖4的示意。
作為本發明鉗夾型抽取裝置K的第二改型結構方案,即第三結構實施例:
在鉗夾型抽取裝置K中,不存在缺口Q的部位以及將受力橫桿P也撤除, 其整體外形詳見圖5的示意。
作為本發明鉗夾型抽取裝置K的第三改型結構方案,即第四結構實施例:
在鉗夾型抽取裝置K中,不存在缺口Q的部位以及將受力橫桿P也撤除, 此外,在過渡板X的彎曲端部外側設置了橫向定位的“U”形把柄U,——它與 過渡板X通過諸如鉚接等常用方法定位,其整體外形詳見圖6的示意。
顯然,本發明在結構上可有上述的四個結構實施例的類型,在利用本發明鉗 夾型抽取裝置K的使用主體方法上面是一樣的,然而,也會有所不同:
首先,將構成鉗夾型抽取裝置K較長的底板5一側先稍許插進一摞衣物2 中欲抽取衣物的下部(達到稍許定位之目的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巽,未經周巽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344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