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移位寄存器及驅動方法、驅動電路、陣列基板及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31547.1 | 申請日: | 2016-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0229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31 |
| 發明(設計)人: | 邵賢杰;李小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1C19/28 | 分類號: | G11C19/28;G09G3/36;G02F1/1362 |
| 代理公司: | 11247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燁;李崢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位寄存器 驅動 方法 電路 陣列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移位寄存器及驅動方法、驅動電路、陣列基板以及顯示裝置。移位寄存器包括:上拉控制模塊、上拉模塊、下拉控制模塊、下拉模塊、復位模塊、反向模塊和輸出端。上拉控制模塊被配置為控制上拉模塊對于輸出端的電平的上拉。上拉模塊被配置為對于輸出端的電平進行上拉。下拉控制模塊被配置為控制下拉模塊對于輸出端的電平的下拉。下拉模塊被配置為對于輸出端的電平進行下拉。復位模塊被配置為對于輸出端的電平進行復位。反向模塊被配置為使輸入到上拉模塊的時鐘信號的相位反向。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電路結構進行了簡化,可以應用于窄邊框或者超高分辨率的屏幕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尤其涉及移位寄存器及驅動方法、驅動電路、陣列基板以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中采用M*N點排列的像素陣列進行顯示,為了驅動像素陣列,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FT-LCD)包括柵極驅動電路和數據驅動電路,柵極驅動電路基于時鐘信號,通過移位寄存器對于像素陣列的多條柵線分別輸出柵極驅動信號。
在液晶顯示器的柵極驅動電路中,多個移位寄存器級聯工作,一級移位寄存器與一條柵線連接,以對于像素陣列進行逐行掃描。在顯示面板中,柵級驅動電路可以使用將芯片固定于柔性線路板(COF)或者將芯片固定于玻璃(COG)的封裝方式,也可以用TFT構成集成電路單元,以直接在顯示面板中形成柵極驅動電路(GOA)。對于液晶顯示器,柵極驅動器GOA設計可以使得產品成本下降,也可以減去一道工序,提高產能。但是,傳統GOA設計需要使用多個時鐘信號來實現,電路以及面板設計相對復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移位寄存器及驅動方法、驅動電路、陣列基板以及顯示裝置,對于電路結構進行了簡化,可以應用于窄邊框或者超高分辨率的屏幕中。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移位寄存器,包括:上拉控制模塊、上拉模塊、下拉控制模塊、下拉模塊、復位模塊、反向模塊和輸出端。上拉控制模塊與上拉模塊連接,上拉控制模塊被配置為控制上拉模塊對于輸出端的電平的上拉。上拉模塊與輸出端連接,上拉模塊被配置為對于輸出端的電平進行上拉。下拉控制模塊與下拉模塊連接,下拉控制模塊被配置為控制下拉模塊對于輸出端的電平的下拉。下拉模塊與輸出端連接,下拉模塊被配置為對于輸出端的電平進行下拉。復位模塊與輸出端連接,復位模塊被配置為對于輸出端的電平進行復位。反向模塊與上拉模塊連接,反向模塊被配置為使輸入到上拉模塊的時鐘信號的相位反向。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上拉控制模塊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上拉模塊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下拉控制模塊包括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下拉模塊包括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復位模塊包括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反向模塊包括控制端、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上拉控制模塊的控制端和第一端與輸入端連接,第二端與上拉模塊的控制端連接。上拉模塊的第一端與反向模塊的第三端連接,第二端與輸出端連接。下拉控制模塊的控制端與上拉控制模塊的第二端連接,第一端與第一電壓端連接,第二端與第二電壓端連接,第三端與下拉模塊的控制端連接。下拉模塊的第一端與第一電壓端連接,第二端與上拉模塊的控制端連接,第三端與輸出端連接。復位模塊的控制端與復位端連接,第一端與第一電壓端連接,第二端與上拉模塊的控制端連接,第三端與輸出端連接。反向模塊的控制端與時鐘信號端連接,第一端與第一電壓端連接,第二端與第二電壓端連接。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上拉控制模塊包括第一晶體管。第一晶體管的控制端是上拉控制模塊的控制端,第一晶體管的第一端是上拉控制模塊的第一端,第一晶體管的第二端是上拉控制模塊的第二端。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上拉模塊包括第二晶體管和第一電容。第二晶體管的控制端是上拉模塊的控制端,第二晶體管的第一端是上拉模塊的第一端,第二晶體管的第二端是上拉模塊的第二端。第一電容連接在第二晶體管的控制端和第二端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315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