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RFID的物聯網電商商品包裝結構及其應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30368.6 | 申請日: | 2016-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77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焦林;謝娟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驕冠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0 | 分類號: | G06Q30/00;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15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rfid 聯網 商品 包裝 結構 及其 應用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物聯網電商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基于RFID的物聯網電商商品包裝 結構及其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網絡購物已是大眾很追捧的一種潮流,足不出戶就可以 選購到自己心儀的商品。但是現有的物聯網系統中存在著各種缺陷:
如圖1所示,由于電商中的假冒商品檢查識別困難,導致一些電商將假冒商品混入銷 售,傳統的電商結構中沒有商品的唯一代碼及其識別方法,沒有查詢商品真偽的手段與平 臺,讓消費者真假難分,消費者在沒有核查商品之前簽字收貨,消費者收到假貨后才進入 漫長的投訴退貨中,讓消費者處于劣勢地位,同時損害了品牌商、制造商及消費者的利益。
傳統的電商假冒商品影響了電商的聲譽,所以一些品牌產品不愿進入傳統電商銷售渠 道,大大影響了電商的發展。
傳統電商屏蔽了品牌商、制造商的信息,致使商品信息缺失電商的最重要資源,“低價 競爭”是傳統電商特色,不利于制造業的發展,不利于質優品牌商品發展。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RFID的物聯網電商商品包裝結構及 其應用方法。
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所述:
一種基于RFID的物聯網電商商品包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商品、RFID包裝以及帶 有芯片代碼的出貨單,所述RFID包裝包括商品外包裝以及嵌于所述外包裝內部的RFID芯 片,所述RFID芯片包括TID區、EPC區以及用戶區,所述TID區內設有唯一的芯片序號, 所述EPC區內設有商品代碼,所述用戶區內寫有商品的種類代碼、品牌代碼以及型號代碼; 所述帶有芯片代碼的出貨單上打印有所述商品代碼和所述芯片序號。
進一步的,所述帶有芯片代碼的出貨單設于所述RFID包裝的外側。
進一步的,所述商品代碼包括訂單代碼和商品序號。
進一步的,所述RFID芯片通過無線電波與射頻識別裝置連接。
更進一步的,所述射頻識別裝置為具有識別UHF頻段RFID芯片信息功能的手機。
更進一步的,所述射頻識別裝置為微型手持讀寫器。
根據上述的一種基于RFID的物聯網電商商品包裝結構的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下步驟:
S1:通過RFID芯片包裝商品,使其具有唯一的芯片序號;
S2:接收消費者的訂購信息后,制定電商銷售訂單;
S3:向RFID芯片中寫入出售商品的信息;
S4:打印帶有芯片代碼的出貨單,帶有芯片代碼的出貨單上印有商品代碼和芯片序號;
S5:將帶有芯片代碼的出貨單固定在商品的外包裝的外面;
S6:商品交給快遞公司,發運給消費者;
S7:消費者收到快遞商品,在簽字簽收之前實施不開包檢查;
S8:檢查合格后,消費者在快遞單上簽字收貨。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中,
若電商為品牌商、制造商自營電商,則電商直接通過RFID芯片包裝商品;
若電商為非制造業電商,則品牌商、制造商自營電商向非制造業電商發出授權商品, 非制造業電商自行采購RFID芯片并對每件商品進行包裝。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3包括,
S31:向RFID芯片中的EPC區寫入商品訂單號及商品序號;
S32:向RFID芯片中的用戶區內寫入商品的種類代碼、品牌代碼以及型號代碼。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7包括,
S71:用具有識別UHF頻段RFID芯片信息功能的手機或微型手持讀寫器讀取商品的RFID 芯片信息,如果讀不到RFID芯片信息,拒收快件,將快遞商品還給快遞員;
S72:讀到RFID芯片信息后,從商品外包裝取到帶有芯片代碼的出貨,比較RFID芯片 代碼是否與帶有芯片代碼的出貨的代碼相同,如果不同,拒收貨不對版商品,如果相同, 則檢查合格。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2中,制定電商銷售訂單后將該商品的訂單信息、RFID芯片代碼 存檔備案至商品信息網。
更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8中,消費者簽收快遞后,在商品信息網中查詢商品信息及應 用信息,檢查其是否為假冒及非授權商品的資源。
根據上述方案的本發明,其有益效果在于,保護了品牌商、制造商的利益,有效地防 止電商出售假冒商品及計劃外非授權商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驕冠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驕冠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3036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