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控制樓板厚度建筑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29686.0 | 申請日: | 2016-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0898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30 |
| 發明(設計)人: | 薛雨春;郭基偉;陳霞;張愛全;楊正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標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18 | 分類號: | E04G2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信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孫民興,王維新 |
| 地址: | 226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 樓板 厚度 建筑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房屋建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控制樓板厚度建筑用的板厚控制尺及板厚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施工現場框架、框剪現澆砼樓板運用越來越多;而施工現場砼現澆樓板也有不同程度的超厚現象;為了加強控制現場現澆樓板砼超厚所帶來的危害性和不經濟性;應要求我們要在施工現場對現澆樓板砼澆筑過程中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來加強控制,以確保砼保護層的厚度;嚴禁現澆樓板砼超厚的現象出現。
框架結構現澆樓板超厚現象工程中很容易發現,但往往不被人們重視,因為超厚的厚度一般較小,只有10~15㎜,從業主來講認為超厚返而牢固可靠,從施工方來講往往認為是施工誤差。實際上它的危害是不能忽略的。
1、對整個結構來講降低了抗震作用。因為結構吸引的地震剪力與結構自重成正比,結構自重增大,地震剪力也增大。以一幢10層框架結構、每層建筑面積500㎡的建筑為例,如果現澆板每層超厚10㎜,十層就給結構增加重量0,01×10×500×2,5t/m3=125t。重量部分將吸引一定比例的地震剪力,附加于結構,致使結構抗震能力降低。故超厚部分重量對結構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2、對施工單位來講將會造成經濟損失。同樣以1條的建筑為例,假設每層樓板厚度為100㎜,如果每層超厚10㎜,十層超厚就相當于多澆樓板一層,造成多澆砼0,01×10×500=50m3,給施工單位造成經濟損失50×400元/m3=20000元。而且建筑體量越大這種損失將會越明顯。
3、對結構質量有影響。深糾超厚的原因就會知道,其實僅超厚10㎜,是不能保證樓板上部鋼筋及次梁上部鋼筋的保護層厚度的。施工單位為了控制超厚的厚度,往往造成樓板上部鋼筋及次梁上部鋼筋保護層過薄,這樣對結構的耐久性就留下了隱患。如果加厚保護則以上兩條的危害將更為明顯。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控制樓板厚度建筑用的板厚控制尺及板厚控制方法,設計簡單,使用方便,解決樓板厚度超厚的問題,安全可靠。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控制樓板厚度建筑用的板厚控制尺,它包括托座、砼高度標尺、板上口托平桿、可調螺母、升縮桿件、手提把手、固定桿,托座中間裝有砼高度標尺,砼高度標尺下端兩側通過固定桿連接托座上,升縮桿件套裝在砼高度標尺外側且通過可調螺母固定在砼高度標尺上,砼高度標尺上端設計成手提把手,升縮桿件下端一側裝有板上口托平桿。
所述的托座是一個圓盤形座。
所述的板上口托平桿是平衡角鋼狀。
所述的砼高度標尺外側設計有四個滑桿,升縮桿件內部對應四個滑桿設計了四個滑槽,滑桿通過彈簧滑輪滑動安裝在滑槽內。
所述的砼高度標尺外表面設計有標尺刻度。
一種控制樓板厚度建筑方法,具體在于以下步驟:
一、模板安裝、樓板標高控制:
1)墻、柱模板安裝前利用水準儀將樓層標高上引1000mm控制線抄測并定點到鋼筋主筋上,水平標高線沿柱角主筋做好標示,然后根據標高控制線移交給木工班組帶班及技術員;
2)對梁板的安裝及起拱按規范要求1/1000-3/1000,木工根據樓板厚度、模板厚度、木方厚度調整擱置木方的水平鋼管,然后鋪模板;進行樓板模板支設,木工在支設時注意合板板厚是否均等厚,底標高控制線;
3)梁板、樓板安裝完后測量員對板面進行抄平,再由質量員復核,復核達到標準后移交下道工序,鋼筋安裝;
4)嚴格控制梁模板的起拱度,根據規范及設計要求進行起拱;
5)模板拼縫要求加工嚴密,表面錯縫平整;
6)樓板澆筑時,木工必須看好澆筑過程是否有變形現象,探測工具紅外線水準儀定標高,再用同等高度測量;有變形及時調整;
二、樓板鋼筋工程控制:
1)底筋采用150mm高預制混凝土墊塊,面筋采用400mm高自制鋼筋馬凳;
2)樓板馬凳筋間距不得超過1000mm,鋼筋保護層墊塊呈梅花形布置,間距1000mm,保證鋼筋網片厚度,不允許出現網片超厚混凝土覆蓋現象;
三、砼澆筑前:
1)待邊緣框架柱鋼筋綁扎完成后,利用水準儀,將砼完成面標高上引500mm水平控制線,水平控制線沿柱角鋼筋做好標示,以便于施工人員在澆筑時進行拉線控制砼澆筑厚度及平整度;
2)安排鋼筋工在砼澆筑時對鋼筋進行最后的排查,發現板筋綁扎過高的地方進行及時的調整,以保證砼能完全覆蓋鋼筋,并有2—3cm保護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標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標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296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