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促作物抗干旱的歐文氏菌新種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28010.X | 申請日: | 2016-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49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磊;陳超瓊;辛凱蕓;沈錫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01N63/20;A01P21/00;A01P3/00;C12R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7121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株促 作物 干旱 歐文 氏菌新種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株促作物抗干旱的歐文氏菌新種及其應用,該菌種從中國新疆荒漠地區采集的駱駝刺葉部組織分離獲得,代號為LTYR?11Z,該菌種于2016年1月18日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號為CCTCC M 2016052,分類命名為駱駝刺歐文氏菌Erwinia alhag。本發明所述歐文氏菌新種Erwinia alhagi LTYR?11Z具有產生植物生長激素吲哚乙酸,分泌鐵載體,溶解難溶性無機磷酸鹽等植物促生作用,且對植物病原真菌小麥根腐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發明所述的歐文氏菌新種制成的活菌制劑可作為接種劑在干旱生境的農業生產中進行應用,促進農作物生長,提高農作物抗旱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技術領域,涉及一株促作物抗干旱的歐文氏菌新種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水資源短缺和土壤鹽堿化是全世界農業生產面臨的主要問題。隨著全球氣候惡化,高溫、干旱、洪澇、低溫凍害等極端天氣頻頻在世界各地出現,也對全球糧食生產構成了巨大威脅。據統計,在世界范圍內,適于耕種的土地不足10%,大部分土地處于干旱、鹽漬、沼澤、冷土等逆境中。干旱﹑鹽堿﹑高溫﹑低溫等逆境條件是抑制植物生長發育的非生物脅迫因素,引起一系列形態﹑生理生化變化,嚴重時甚至導致整個植株死亡。而且,人口的不斷增長對糧食需求的壓力越來越大,也迫切需要培育出適應各種逆境脅迫的經濟作物。因此,如何改良作物抗逆性一直是世界各國關注的農業生態熱點問題。
除了植物本身的遺傳特性之外,近年來的研究表明,一些植物組織中存在的內生微生物在宿主植物抵御外界不良環境脅迫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植物內生菌能夠從植物的滲透調節物質、抗氧化系統、干旱相關基因、生理指標和激素平衡等方面來調節干旱脅迫下植物組織活性氧毒害和滲透平衡,從而緩解干旱脅迫對植物的傷害,使植物在缺水環境下也能生長。因此,可以開發利用植物內生菌資源作為緩解旱區作物干旱脅迫壓力的一個有利的工具。一些研究結果也顯示,植物內生菌賦予宿主植物的抗逆能力往往與其分離環境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例如,從沿海、干旱以及高溫生境分離的植物內生菌分別賦予宿主植物對鹽、干旱和高溫的抗性。因此,從自然界長期生活在干旱脅迫環境的植物組織中尋找內生菌資源,以開發能夠協助作物抵御干旱脅迫的新型微生物菌劑,應用于干旱缺水地區的農業生產,是未來旱區作物抗逆性改良的新途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株具有促作物抗干旱功能的歐文氏菌新種及其應用,該菌種可應用于提高作物抗干旱能力。
其技術方案為:
一株促作物抗干旱的歐文氏菌新種,從我國新疆荒漠地區采集的駱駝刺葉部組織分離獲得,代號為LTYR-11Z,該菌株于2016年1月18日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為中國武漢武漢大學,保藏號為CCTCC M 2016052,分類命名為駱駝刺歐文氏菌(Erwinia alhagi)。
優選地,所述歐文氏菌新種形態及培養特征具體為:在LB培養基上30℃培養1d后,菌落呈現黃色半濕潤凸起狀;經透射電鏡觀察該菌種細胞為桿狀,具有鞭毛結構。
優選地,所述歐文氏菌新種的16S rRNA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優選地,所述歐文氏菌新種的recA基因片段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優選地,所述歐文氏菌新種的gpd基因片段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優選地,所述歐文氏菌新種具有溶解難溶性無機磷的作用。
優選地,所述歐文氏菌新種能夠產生吲哚乙酸(IAA)。
優選地,所述歐文氏菌新種能夠產生鐵載體(siderophore)。
本發明所述的歐文氏菌新種在提高作物抗旱性過程中的應用。
優選地,所述作物為小麥和白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2801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