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胎萎不長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25746.1 | 申請日: | 2016-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271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華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華榮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4 | 分類號: | A61K36/9064;A61P15/00;A61K35/32;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7364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胎萎不長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胎萎不長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胎萎不長為中醫病名,亦稱妊娠胎萎燥、妊娠胎不長等,西醫上稱為胎兒宮內發育遲緩、胎兒生長受限等,是妊娠四五個月后,其腹形與宮體增大明顯小于正常妊娠月份,胎兒存活而生長遲緩者,一般經過精心調治,可繼續順利正常發育、生長,足月分娩。若未及時診治或調治不當,則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可導致過期不產,甚則胎死腹中。本病直接影響新生兒質量,故及早診斷和治療,否則先天不足,影響后天的體能與智力。
目前,對該病西醫上認為以孕婦的遺傳因素影響較大,與孕婦孕前體重、妊娠時年齡以及胎產次相關。如孕前體重低于54kg,妊娠時體重過小或過大,發生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機會均增高。孕婦營養不良,特別是蛋白質和能量供應不足,長期低氧血癥或氧轉運能力低下,妊娠合并腎臟疾病,嚴重貧血、嚴重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慢性高血壓等各種慢性血管疾病,影響子宮及胎盤血流及功能,導致胎兒營養不良,免疫性疾病、內分泌疾病、感染性疾病時均可影響胎兒生長發育。
目前,西醫對該病的治療一般建議采取左側臥位休息,以促進宮內血液循環。食用高蛋白飲食,加強營養,間斷吸氧。此外,如停止一些不良習慣,如吸煙、飲酒等。以上方法均為日常調理方法,效果難以預料。西醫上對胎兒生長發育遲緩的藥物治療一般采用肝素25mg溶于低分子右旋糖酐溶液500ml中,每日一次靜點,7d為一療程。以疏通微循環,改善胎盤功能。或者復方氨基酸溶液100ml,靜脈注射,1/d,7d為一療程。但是,這些藥物治療也是治標不治本,不能從根本上治療,治療效果往往不理想,且具有一些副作用。
中醫上對胎萎不長具有深厚的研究,早在《諸病源候論·胎萎燥候》中就有:“胎之在胞,血氣資養,若血氣虛損,胞臟冷者,胎則翳燥萎伏不長。其壯兒在胎內都不轉動,日月雖滿,亦不能生,是其候也。而胎在內痿燥,其胎多死。”《陳素庵·婦科補解》認為本病與情志因素有關。書中說:“如娠憂郁不解,以及陰血衰耗,胎燥而萎”。中醫普遍認為,本病的主要發病機理是母體先天稟賦虛弱,臟腑血氣虧損,或孕后氣血不足以榮養其胎,遂致胎萎,也有因父氣孱弱,男精不壯,胎氣不實而致者。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中醫治療胎萎不長的處方效果也往往不盡人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治療胎萎不長的中藥組合物,能夠有效治療胎萎不長,使胎兒發育良好,足月出生,且無副作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胎萎不長的中藥組合物,其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
柴胡12-18、當歸身18-25、杭白芍5-8、龍眼肉8-12、淮山藥13-18、熟地8-12、焦白術10-15、砂仁5-8、枯黃芩5-8、黨參8-12、杜仲5-8、桑寄生8-12、山萸肉5-8、蓮子肉8-12、棗仁8-12、阿膠4-6、鹿茸片0.8-1.5、菟絲子5-8、炙甘草5-8以及桑椹8-12。
優選的是,所述的治療胎萎不長的中藥組合物,其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
柴胡15、當歸身20、杭白芍6、龍眼肉10、淮山藥15、熟地10、焦白術12、砂仁6、枯黃芩6、黨參10、杜仲6、桑寄生10、山萸肉6、蓮子肉10、棗仁10、阿膠5、鹿茸片1、菟絲子6、炙甘草6以及桑椹9。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利用中醫五行及辨證理論,認為妊娠胎氣本乎氣血養之,胎不長者,由脾胃之虛,化源不足,郁怒肝氣逆血不調所致。本發明通過將多味中藥合理配伍,健脾理胃、調肝理氣、滋陰養血,使胎兒以養。
本發明根據對臨床100例患者觀察統計,按照每5-7劑為一個療程,以每天一劑的用量連續服用2-5個療程,治愈率達93%。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參閱本說明書后能夠據以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華榮,未經王華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257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