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影像投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25521.6 | 申請日: | 2016-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320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偉軒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B23/28 | 分類號: | G09B23/28;G09B5/02;G03B21/08;G03B2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影像 投影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影像投影裝置,其包括:一激光投影機、一半反射鏡及一耳道模型;其中,該半反射鏡位于該激光投影機的相對應的位置上,該激光投影機包含一微機電掃瞄鏡,從而能投射一掃瞄光束,該激光投影機的掃瞄光束經該半反射鏡透射的大畫面實像投射于一成像面上;該耳道模型位于該半反射鏡的反射的位置上,其前端設一觀看口,后端設一耳膜件,該激光投影機的掃瞄光束經該半反射鏡反射的小畫面實像投射于該耳道模型的耳膜件上;如此,學習者即可由觀看口觀察該耳膜件上各種耳朵病癥的立體投影實像,同時,操作者可由觀看大畫面實像操控該激光投影機的掃瞄光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影像投影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利用雙影像投影方式,將教學用的影像投射于立體的耳道模型上,令學習者通過該耳道模型上的投影可輕易觀察與學習耳朵的各種病癥。
背景技術
投影機已推出多年,因其僅需一可供投影的裝置即可顯示動態影像或顯示計算機中的顯示內容,例如,于大型會議中,將儲存于筆記本電腦中的會議內容通過投影機放大顯示給多人觀看,或于教學時,將儲存于筆記本電腦中的教學投影片通過投影機顯示,以進行教學。
但是,一般現有的耳朵教學用的投影為將教學用的影像投射于平面的成像面上,利用平面的影像令學習者觀察與學習耳朵的各種病癥。但是,人體的外耳道和內耳道均為立體形狀,而非為平面,現有的平面式教學投影不易使學習者了解耳朵各種病癥的實際立體狀況,導致教學效果大大打折扣。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案發明人根據多年從事相關產品的制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的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后,終得一確具實用性的本發明。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影像投影裝置,利用雙影像投影方式將教學用的影像投射于立體的耳道模型上,令學習者通過該耳道模型上的投影可輕易觀察與學習耳朵各種病癥的實際立體狀況。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雙影像投影裝置包括:一激光投影機、一半反射鏡及一耳道模型;其中,該激光投影機設于一頭部模型中,其包含一微機電掃瞄鏡,從而能投射一包含各種耳朵病癥影像的掃瞄光束;該半反射鏡設于該頭部模型中,位于該激光投影機的相對應的位置上,該激光投影機的掃瞄光束經該半反射鏡透射的大畫面實像投射于一成像面上;該耳道模型設于該頭部模型中,位于該半反射鏡的反射的位置上,其前端設有一觀看口,后端設有一耳膜件,該激光投影機的掃瞄光束經該半反射鏡反射的小畫面實像投射于該耳道模型的耳膜件上;藉此,使用時,學習者即可由觀看口觀察該耳膜件上各種耳朵病癥的立體投影實像,同時,操作者可由觀看大畫面實像操控該激光投影機的掃瞄光束;如此,學習者可通過該耳道模型上的投影輕易地觀察與學習耳朵各種病癥的實際立體外型及狀況,達到大幅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該半反射鏡為一反射率為30%~70%的半反射鏡。
為使審查員能對本創作的目的、形狀、構造裝置特征及其功效,做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茲舉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雙影像投影裝置的平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0-激光投影機;11-成像面;20-半反射鏡;30-耳道模型;31-觀看口;32-耳膜件;40-頭部模型。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影像投影裝置”,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雙影像投影裝置包括:一激光投影機10、一半反射鏡20及一耳道模型30。
其中,該激光投影機10設于一頭部模型40中,其包含一微機電掃瞄鏡(圖中未示),從而能投射一包含各種耳朵病癥影像的掃瞄光束。
該半反射鏡20設于該頭部模型40中,位于該激光投影機10的相對應的位置上,該激光投影機10的掃瞄光束經該半反射鏡20透射的大畫面實像投射于一成像面11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濟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英濟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2552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