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載數據實時計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23729.4 | 申請日: | 2016-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0416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8 |
| 發明(設計)人: | 侯廷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學工程數據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常州唯思百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25 | 代理人: | 金輝 |
| 地址: | 210014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載 數據 實時 計算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載數據實時計算方法,該方法包括:車載節點從控制云平臺獲得自身的身份標識,證書和密碼;車載節點從本地認證端申請虛擬名,在車載節點之間使用所述虛擬名相互通信。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車載數據實時計算方法,應用于云平臺下的車聯網系統中,防止惡意節點侵入車載云平臺中進行攻擊,增強了車聯網的安全與隱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聯網,特別涉及一種車載數據實時計算方法。
背景技術
車聯網結合計算與通信技術和機動車輛的移動性質,因此它除了有著一般無線網絡固有問題外,也由于自身獨特的移動網絡特性面臨諸多挑戰,包括自組織網絡的空間利用率不高,網絡拓撲變化快,無線信道不穩定,以及安全與隱私保護。尤其是車聯網中存在多種安全與隱私威脅,攻擊者可能修改信息內容從而規避法律責任;可能高頻率地廣播以占據帶寬;可能制造虛假信息以滿足自身利益;可能通過竊聽并分析無線信道中的消息以與蹤其他車輛的行程等。由于車聯網是通過無線信道進行通信,不可避免地要面臨很多威脅和攻擊。對于傳輸安全信息的車聯網而言,這些威脅和攻擊會造成可怕的后果。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車載數據實時計算方法,包括:
車載節點從控制云平臺獲得自身的身份標識,證書和密碼;
車載節點從本地認證端申請虛擬名,
在車載節點之間使用所述虛擬名相互通信。
優選的,所述車載節點從控制云平臺獲得自身的身份標識,證書和密碼之前,還包括,本地認證端和控制云平臺進行相互認證,該認證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本地認證端LC應用控制云平臺CC的公鑰加密自己的身份證書后和時間戳TLC封裝,然后傳輸至CC;
位于控制云平臺CC的認證中心通過接受時間戳TLC來檢查到消息的失效時間;如果有效,則認證中心應用控制云平臺私鑰進行解密操作,再通過驗證本地認證端LC的證書CertLC以確認該本地認證端LC是系統中的合法成員;然后控制云平臺將自己的證書和隨機選取的虛擬名集進行封裝加密,并發送給通過認證的本地認證端LC;將所有的虛擬名通過認證中心設置為擁有特定的生命周期;
LC同樣接受消息并且檢查控制云平臺的失效時間Tcc;如果Tcc是有效的,LC應用自身的私鑰進行解密操作從而驗證Certcc;同時,將來自于控制云平臺的虛擬名庫PP的虛擬名存儲在LC的虛擬名證書數據庫PCD中;
當一個車載節點VA向本地認證端LC請求服務時,它首先生成一對用于匿名通信的臨時公私密鑰對;VA使用密碼PWA將它的標識符、證書和臨時公鑰進行對稱加密,再應用臨時私鑰對加密后的密文進行非對稱加密,然后將最終生成密文附帶時間標識TA封裝發送到LC;
本地認證端LC檢測TA,如果有效則使用自身的私鑰來解密,然后用控制云平臺CC的公鑰加密并將加密后的結果傳送到CC;
控制云平臺CC檢測時間TLC,如果TLC是有效的,則CC進行解密并且驗證車載節點VA的身份合法性;如果VA是合法的,CC將利用TLC以及本地認證端的身份證書為VA生成一個中間密鑰;
本地認證端LC檢測控制云平臺的失效時間Tcc;如果Tcc有效則本地認證端LC獲取上述中間密鑰,并將加密的臨時公鑰發送給V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學工程數據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京理學工程數據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237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