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應力混凝土T梁修復卸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21610.3 | 申請日: | 2016-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8770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孝兵;李宗哲;李軍兵;胡國彪;周龍;劉忠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武漢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2/00 | 分類號: | E01D22/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俞鴻 |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應力 混凝土 修復 卸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橋梁修復卸載裝置,屬于橋梁維修加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預應力混凝土T梁修復卸載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橋梁的預應力混凝土“T”型梁鋼筋銹蝕后主要維修處理方法為:一類是采用體外預應力的方案,另一類是粘貼鋼板、碳纖維布的方案,恢復結構的承載能力,并提高構件耐久性。這兩種方案在處理受損T梁時,均需對梁體本身產生較大的附加荷載,對受損梁段本身的安全性產生較大影響,且維修加固后,維修加固工藝材料不能立即承受荷載,在原結構進一步受力后,維修加固材料才開始承受荷載,此時原結構繼續破壞發展。
針對預應力混凝土T梁修復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本發明專利設計了一套在梁體上的自重卸載裝置,實現了在采用常規的貼鋼板、碳纖維布等方法維修加固T梁前,減少了受損T梁的自重內力,再進行T梁的維修加固,然后拆除卸載裝置,進而使維修加固的鋼板、碳纖維等與原T梁結構共同受力。既保證了維修加固過程中T梁的安全,又能使維修加固的措施很快的承受荷載,承擔起損失鋼筋的作用,避免了采用常規維修加固工藝材料不能立即承受荷載,原結構繼續破壞發展。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預應力混凝土T梁修復卸載裝置,其不僅結構簡單,而且能夠使受損T梁在維修加固處理前自身內力減小,承擔起損失預應力鋼筋的作用,避免原結構破壞的進一步發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這樣一種預應力混凝土T梁修復卸載裝置,其包括設置于T梁兩端墩臺上的卸載結構;所述卸載結構上端連接有提供卸載頂升力的計算機主控同步千斤頂;所述計算機主控同步千斤頂動力輸出端連接有上擱置梁;所述上擱置梁與所述T梁通過螺紋鋼筋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螺紋鋼筋一端通過頂升鎖緊裝置固接于所述上擱置梁上端;所述螺紋鋼筋的另一端通過頂升鎖緊裝置固接于所述T梁的下端。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頂升鎖緊裝置和所述T梁之間設置有錨固鋼板。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頂升鎖緊裝置和所述上擱置梁之間設置有錨固鋼板。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頂升鎖緊裝置為鎖緊螺母。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卸載結構包括下擱置梁,上墊梁,主縱梁和下墊梁;所述下墊梁設置于所述T梁兩端的墩臺上;所述下墊梁上端可拆卸地連接有所述主縱梁;所述主縱梁與所述下墊梁相互垂直布置;所述主縱梁的上端可拆卸地連接有與所述下墊梁平行的上墊梁;所述上墊梁上可拆卸地連接有與所述下墊梁相互垂直布置的所述下擱置梁;所述下擱置梁上端可拆卸地連接有所述計算機主控同步千斤頂。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主縱梁為多組貝雷架拼裝而成。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下墊梁為兩根平行布置于墩臺上的工字鋼。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上墊梁為多個工字鋼拼接而成。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下擱置梁為工字鋼;所述下擱置梁等距布置于所述上墊梁的上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影響范圍小,適應性強,同時有效地增加了T梁維修加固處理過程中的安全性;通過發明的T梁修復卸載裝置使得受損T梁在維修加固處理時自身內力減小,采用常規的維修加固方法對其加固,保證了維修加固手術過程中T梁的安全性,同時使維修加固的措施很快的承受荷載,承擔起損失預應力鋼筋的作用,避免原結構破壞的進一步發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種預應力混凝土T梁修復卸載裝置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種預應力混凝土T梁修復卸載裝置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種預應力混凝土T梁修復卸載裝置的左視圖;
圖中:1-上擱置梁;2-下擱置梁;3-上墊梁;4-主縱梁;5-下墊梁;6-錨固鋼板;7-螺紋鋼筋;8-頂升鎖緊裝置;9-計算機主控同步千斤頂。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武漢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交武漢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216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