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電信網絡的以太網設備以及保護倒換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20520.2 | 申請日: | 2016-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349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程如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707 | 分類號: | H04L12/707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 地址: | 201616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電信 網絡 以太網 設備 以及 保護 倒換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網絡領域,特別涉及用于電信網絡的以太網設備。
背景技術
以太網設備通常用于局域網。由于其設備成本低,電信網絡上也開始 采用以太網設備,形成電信級的以太網。而以太網的技術用于電信網所面 臨的挑戰是以太網的可靠性。
一般而言,以太網設備都會遵循標準的保護倒換協議。對于對稱的以 太網設備保護倒換,業界有很多成熟的方案,比如標準的保護倒換協議 ITU-TG.8031規定的線性倒換,通過在互連的設備之間進行協議的傳輸, 設備之間完成業務流的保護倒換。對于對稱的以太網設備之間,當需要配 置保護倒換的時候,必須互連互通的設備都支持標準的保護倒換協議,設 備之間通過協議的傳輸完成保護倒換。
但隨著電信網絡對設備需求的復雜性提升以及很多以太網設備的結 構越來越復雜,以太網設備自身結構以及互連互通的設備的結構,可能不 是標準的以太網設備,不能完成標準保護倒換協議。例如,隨著電信設備 的發展,一些不對稱的設備逐漸出現,比如以太網交換芯片和FPGA芯片 相連構成的設備,或者網絡中以太網設備和路由器相連,導致標準的保護 倒換協議不能工作,這時候就需要以太網設備自身提供自愈功能完成鏈路 故障的保護倒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解決不對稱以太網設備的保護倒換方法。
按照本發明的一個方面,一種以太網設備,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還包括:端口設置裝置,其將所示第一端口設為業務流的主端口,將所述 第二端口設為所述業務流的備份端口;端口監測裝置,其監測所述第一端 口,并當所述第一端口處于離線或者在特定時間內沒有所述業務流時發出 端口切換信號;端口切換裝置,其收到所述端口監測裝置的發出的端口切 換信號,將所述業務流切換到所述第二端口。
進一步,所述端口切換裝置構造為清空所述第一端口映射的MAC地 址。又,所述端口切換裝置構造為將所述業務流重定向到所述第二端口。
其中,該設備還包括報警裝置,其根據所述端口切換信號發出警示信 息。
按照本發明另一方面,一種以太網設備的保護倒換方法,所述以太網 設備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所述第一端 口設定為業務流的主端口,以及將所述第二端口設定為所述業務流的備份 端口;S2,監測所述第一端口;S3,當所述第一端口處于離線或者特定時 間內沒有所述業務流時,將所述第一端口的所述業務流切換到所述第二端 口。
其中,所述將所述第一端口的所述業務流切換到所述第二端口包括: S32,清空所述第一端口映射的MAC地址;S34,將所述業務流重定向到 所述第二端口。
又,該方法還包括在將所述業務流從所述第一端口切換到所述第二端 口時,發出警示信息。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于:在不對稱以太網設備也可以保護倒換,提高 了以太網設備的可靠性,適于電信網絡應用。
附圖說明
下面將以明確易懂的方式,結合附圖說明優選實施方式,對上述特性、 技術特征、優點及其實現方式予以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設備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方法的過程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
100以太網設備
110端口設定裝置120端口監測裝置130端口切換裝 置140報警裝置
200業務流
10第一端口20第二端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 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 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 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并獲得其他的實施 方式。
保護倒換是在當前的鏈路出現故障時,切換到備用鏈路的過程。在對 稱的以太網設備中,當鏈路出現故障時,設備之間的會遵循相同的協議以 切換到備用鏈路上。如前所述的,在電信網絡中,不對稱的以太網設備需 要能夠自我完成故障鏈路的切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205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