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的萬兆以太網并行CRC編譯碼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18491.6 | 申請日: | 2016-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907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易清明;鐘桂森;石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暨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3M13/09 | 分類號: | H03M13/09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陳燕嫻 |
| 地址: | 510632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以太網 并行 crc 譯碼 方法 | ||
1.一種新型的萬兆以太網并行CRC編譯碼方法,包括CRC編碼方法和CRC譯碼方法,其特 征在于,
所述CRC編碼器編碼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CRC編碼器開始輸入一幀新的原始數據;
S2、在計算一幀新的原始數據的CRC值前,判斷接收端是否沒有校驗過一幀完整的數 據;
若是,進入步驟S4;
若否,進入步驟S3;
S3、判斷CRC譯碼器是否正確校驗過至少一幀數據;
若是,則使CRC編碼器的模式與CRC譯碼器的模式相對應。即CRC譯碼器使用譯碼模式1 校驗正確,則CRC編碼器使用并鎖定為編碼模式1,若CRC譯碼器使用譯碼模式2校驗正確,則 CRC編碼器使用并鎖定為編碼模式2;
若否,進入步驟S4;
S4、使用編碼模式2進行計算當前一幀數據的CRC值后返回步驟S1。
所述CRC譯碼器譯碼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R1、CRC譯碼器開始輸入一幀新的數據;
R2、CRC譯碼器使用校驗模式2,判斷在當前校驗模式下是否正確校驗該幀數據;
若是,則鎖定CRC譯碼器為校驗模式2,進入步驟R4;
若否,轉換校驗模式,進入步驟R3;
R3、CRC譯碼器使用校驗模式1,判斷在當前校驗模式下是否正確校驗該幀數據;
若是,則鎖定CRC譯碼器為校驗模式1,進入步驟R4;
若否,使用校驗模式1或校驗模式2均校驗錯誤,說明接收到的數據錯誤,將校驗錯誤標 志置1;
R4、輸出校驗完成與校驗錯誤標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萬兆以太網并行CRC編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S3中編碼模式1的步驟如下:
S3-1-1、判斷物理層自動協商結果是否為10G;
若是,進入步驟S3-1-2;
若否,即物理層自動協商結果是10/100/1000M,則其內部數據寬度為4位或者8位,進入 步驟S3-1-4;
S3-1-2、判斷8個數據輸入通道是否都有效,即是否數據64位有效;
若是,則采用64位并行CRC-32計算,進入步驟S3-1-3;
若否,進入步驟S3-1-5;
S3-1-3、判斷是否完成該幀數據的CRC值計算;
若是,進入步驟S3-1-6;
若否,返回步驟S3-1-2;
S3-1-4、采用8位并行輸入CRC-32計算當前輸入數據的CRC值,然后判斷當前輸入的數 據是否該幀最后需要計算CRC值的數據;
若是,進入步驟S3-1-6;
若否,繼續執行步驟S3-1-4;
S3-1-5、采用8位并行輸入CRC-32計算當前輸入數據的CRC值,計算完后進入步驟S3-1- 6;
S3-1-6、輸出CRC值。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的萬兆以太網并行CRC編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S3-1-5中的當前輸入數據是指輸入的數據中是8、16、24、32、40、48或56位有 效數據,而在使用8位并行輸入CRC-32計算CRC時,輸出結果會出現相應的1、2、3、4、5、6、7個 時鐘周期延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萬兆以太網并行CRC編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S3中編碼模式2的步驟如下:
S3-2-1、判斷當前8個數據輸入通道是否都有效,即是否輸入數據64位有效;
若是,進入步驟S3-2-2;
若否,通過編碼預處理模塊對輸入的非64位數據進行補零預處理成64位數據,然后進 入步驟S3-2-2;
S3-2-2、判斷當前輸入的數據是否該幀最后需要計算CRC值的數據;
若是,輸出CRC值;
若否,繼續下一組數據的CRC計算,返回步驟S3-2-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暨南大學,未經暨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1849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信號處理的接收器和無線終端
- 下一篇:自參考數模轉換器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