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體凈化浮島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17994.1 | 申請日: | 2016-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29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皇甫尚旻;袁紅軍;周福來;薛淑方;余長城;朱仁泉;楊超;王明財;占明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水韻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3/34;A01G31/02;B63B35/44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榮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體 凈化 結構 | ||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水體凈化浮島結構,由至少一個浮島單體構成,所述浮島單體呈楔形并由密度小于水的材質制作,所述浮島單體的上表面為斜面,所述的浮島單體上均勻設有多個用于種植水生植物的種植孔,所述種植孔豎直設置將浮島單體上下表面貫通。本發明微生態生物浮島集群是由水生植物、水生動物、微生物及生物載體等組成,增加了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復雜性,使微生態生物浮島集群組成的系統更加穩定,可以適用于不同的湖泊河流,不同的水流、溫度、風速、水體波動,增大其適用范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領域。
背景技術
水體富營養化是全球性的水環境問題,我國現有湖泊2 700余個,總面積達9.1萬km2。根據調查資料和國內外評價湖泊富營養化指標,我國比較典型的37個主要湖泊中,中營養型和中一富營養型的占55.8%,富營養型的占14.7%,重富營養型的占8.8%。中國90%以上的水域污染是因水體中的N、P含量過高而引起的富營養化造成的,而N、P則是植物生長最基本的必需營養元素。生態浮島技術是以可漂浮材料為基質或載體,將高等水生植物或陸生植物栽植到富營養化水域中,通過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減水體中的氮、磷及有機污染物質,從而凈化水質的生物防治法,同時通過收獲植物的方法將水體中的富營養物質搬離水體,改善水質,創造良好的水環境。目前一些文獻中出現的“生態浮島”、“人工浮島”、“人工生物浮床”、“生物浮床”、“浮床無土栽培”等均為相同或類似的概念。但是這類浮島在實施使用時,效果欠佳,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實現一種能夠有效提升水體水質的浮島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水體凈化浮島結構,由至少一個浮島單體構成,所述浮島單體呈楔形并由密度小于水的材質制作,所述浮島單體的上表面為斜面,所述的浮島單體上均勻設有多個用于種植水生植物的種植孔,所述種植孔豎直設置將浮島單體上下表面貫通。
所述種植孔在中間部位具有彎折結構,且種植孔截面呈正六邊形或正八邊形。
所述浮島單體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覆蓋有一層溶膠層,所述溶膠層是由凝膠法在鋁板表面制備的納米晶二氧化鈦自清潔薄膜。
所述浮島單體的傾斜角度小于40度。
所述浮島單體兩側設有用于放置配重塊的網兜,所述網兜通過延長繩與浮島單體連接,且浮島單體兩側設有用于固定繩索的固定環。
所述水體凈化浮島結構通過多個浮島單體并排連接固定,相鄰的浮島單體之間通過至少兩個連接桿連接,所述連接桿兩端豎直設有減壓板,所述減壓板上設有用于固定在固定環上的繩索。
所述浮島單體側面的豎直端面上設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輸出電能至浮島單體內的蓄電池,所述浮島單體內設有加熱環,所述加熱環經供電線路連接蓄電池,所述供電線路上設有繼電器,所述繼電器由控制器控制通斷,所述浮島單體上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輸出溫度信號至控制器。
所述加熱環傾斜設置,所述加熱環的傾斜方向和傾斜角度與浮島單體的斜面傾斜方向和角度相同,所述溫度傳感器位于加熱環的圓形位置。
所述浮島單體下部設有一圈防撞圈,所述防撞圈為截面呈C形的橡膠圈,所述橡膠圈內設有微生物載體,所述防撞圈上均勻分布有通孔。
本發明微生態生物浮島集群是由水生植物、水生動物、微生物及生物載體等組成,增加了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復雜性,使微生態生物浮島集群組成的系統更加穩定,可以適用于不同的湖泊河流,不同的水流、溫度、風速、水體波動,增大其適用范圍。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發明說明書中每幅附圖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浮島結構示意圖;
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浮島單體;2、種植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水韻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水韻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179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