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毒熱型蕁麻疹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15243.6 | 申請日: | 2016-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169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慶輝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4 | 分類號: | A61K36/8964;A61P17/00;A61K33/06;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談杰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毒熱型 蕁麻疹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治療毒熱型蕁麻疹的中藥。
背景技術
蕁麻疹俗稱風團,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癥狀。
臨床表現:基本損害為皮膚出現風團。常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少數患者有水腫性紅斑。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風團逐漸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頭水腫,可見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風團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少數可延長至數天后消退,不留痕跡。皮疹反復成批發生,以傍晚發作者多見。風團常泛發,亦可局限。有時合并血管性水腫,偶爾風團表面形成大皰。部分患者可伴有惡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痛、腹瀉,嚴重患者還可有胸悶、不適、面色蒼白、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癥狀。
現在西醫對蕁麻疹多采用以內服抗組胺藥物,如苯海拉明、賽庚啶、撲爾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地氯雷他定等;單獨治療無效時,可以選擇兩種不同類型的H1受體拮抗劑合用或與H2受體拮抗劑聯合應用,常用的H2受體拮抗劑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其副作用大,并且皮質激素類藥物臨時抑制為多,如口服西藥,口服激素,外用溶液洗劑、乳劑、泥膏、油劑、軟膏、乳劑、涂膜劑、酊劑及硬膏等。長時間或大劑量外用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會成癮導致藥物依賴性,一旦停藥后,用藥部位原發病變加重。患者為了避免停藥后的痛苦,完全依賴于激素。用激素時間越長,產生反跳性過敏也就越重。可使皮膚變薄、脆弱、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真菌感染、痤瘡樣皮炎等。還可出現輕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傷口愈合困難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毒熱型蕁麻疹的中藥,其具有清營涼血,祛風止癢,解表透疹的功效。治療毒熱型蕁麻疹具有療效可靠、見效快、無副作用等特點。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治療毒熱型蕁麻疹的中藥,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黃連6-12份,黃芩10-15份,黃柏12-22份,梔子10-18份,大黃6-10份,赤芍12-18份,金銀花15-25份,生石膏10-18份,大青葉10-16份,知母10-16份,地膚子15-25份,生地9-15份,牡丹皮10-15份,苦參8-12份,蟬衣5-9份。
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毒熱型蕁麻疹的中藥,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黃連10份,黃芩12份,黃柏20份,梔子15份,大黃9份,赤芍15份,金銀花20份,生石膏15份,大青葉12份,知母12份,地膚子25份,生地10份,牡丹皮10份,苦參9份,蟬衣8份。
本發明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
黃連:【性味歸經】苦,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用于目赤,口瘡。姜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于寒熱互結,濕熱中阻,痞滿嘔吐。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用于肝胃不和,嘔吐吞酸。
黃芩:味苦,性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濕,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黃柏:苦,寒。歸腎、膀胱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治熱痢,泄瀉,消渴,黃疸,痿躄,夢遺,淋濁,痔瘡,便血,亦白帶下,骨蒸勞熱,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瘡瘍腫毒。
梔子:苦,寒。入心、肝、肺、胃經。功能主治“清熱,瀉火,涼血。治熱病虛煩不眠,黃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熱毒瘡瘍,扭傷腫痛。
大黃:苦,寒。胃經;大腸經;肝經;脾經。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于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用于目赤咽腫,齒齦腫痛。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用于火毒瘡瘍。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熱有瘀出血癥。
赤芍:味苦,性微寒。歸肝經。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于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慶輝,未經黃慶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1524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心臟神經癥的中藥
- 下一篇:一種緩解腦供血不足的藥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