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脈沖金屬化聚丙烯膜電容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15175.3 | 申請日: | 2016-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420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禹建麗;苗滿香;牛小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1G4/33 | 分類號: | H01G4/33;H01G4/32;H01G4/224;H01G4/22;H01G2/16 |
| 代理公司: | 鄭州知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朱廣存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脈沖 金屬化 聚丙烯 電容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脈沖金屬化聚丙烯膜電容器,包括金屬筒、電容器芯子、噴金層、上絕緣罩和下絕緣罩,上絕緣罩和下絕緣罩通過防爆板固定連接,上絕緣罩和防爆板之間設置保護引線,下絕緣罩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置環狀防爆墊,金屬筒設置在下絕緣罩內,金屬筒的下端與下絕緣罩的底部之間設置緩沖墊,金屬筒和下絕緣罩之間的空隙內設置浸漬劑,電容器芯子設置在金屬筒內,電容器芯子頂端和底端設置有噴金層;電容器芯子包括聚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在高真空環境下蒸鍍有一層金屬層,金屬層包括波浪形的雙面金屬化ZnAl層、第一加厚層和第二加厚層。本發明承受紋波電流能力強,性能優越,安全系數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元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脈沖金屬化聚丙烯膜電容器。
背景技術
電容器是電子設備中大量使用的電子元件之一,廣泛應用于電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濾波,調諧回路,能量轉換,控制等方面。電容器用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具有較高的機械性能和電氣性能,與普通型薄膜制得的電容器相比,用聚丙烯薄膜制得的電容器以其熱收縮率低、性能穩定、耐高溫、耐高壓,防止擊穿等顯著優點,使得聚丙烯薄膜制得的電容器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金屬化聚丙烯膜的電容器芯子卷繞緊密,使用的浸漬劑不能完全浸透電容器芯子,而只有浸入電容器芯子兩端面往里的一端距離,這被稱為局部浸漬。浸漬劑起到的作用主要不是提高電容器的介電常數和耐壓水平等電性能改進,而是密封電容器的兩端面,防止空氣、水分從噴金層中細小的孔隙中進入電容器芯子中,造成電容器的劣化失效。
目前電容器常用的浸漬劑一般為蓖麻油、色拉油等植物油。使用它們作電容器的浸漬劑最大的缺點是這些油類會包含一些水分,在電容器使用過程中這些水分會逐步侵入電容器芯子,造成電容器容量較快衰減而失效,降低電容器的性能。而且這些油類在較長的工作溫度下長期使用,會出現酸敗現象,性能劣化,從而拖累電容器提前失效。
中國專利201120304234.7公開了一種邊緣加厚金屬化聚丙烯薄膜電容器, 包括兩條引線、本體和電容器芯子,所述的電容器芯子包括相互疊合兩層單留邊金屬化膜層,所述的單留邊金屬化膜層包括聚丙烯基膜層及蒸鍍在聚丙烯基膜層上的鋁層,所述的鋁層的邊緣處設有加厚鋁層,其具有體積小、內部升溫小、優異的阻燃性、可靠性高、抗脈沖沖擊性能好、能夠承受過壓沖擊的優點。 但是該實用新型的電容器在鋁層的邊緣處設有加厚鋁層,電容器芯子端面噴涂材料常常為純鋅,其兩種材料相容性差,附著力不強,承受放電電流沖擊能力有限、損耗大、等效串聯電阻大,自愈能力差。公告號CN102496460B公開了一種聚異丁烯浸漬劑注入金屬化聚丙烯膜電容器中的注入方法,所述金屬化聚丙烯膜電容器包括電容器芯子、金屬外殼、引出端子、上絕緣罩和下絕緣罩,所述電容器芯子收容在所述金屬外殼內,所述上絕緣罩和所述下絕緣罩組合將所述金屬外殼收容在內,所述注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分子量小于1000的聚異丁烯浸漬劑注入所述金屬化聚丙烯膜電容器中,從預處理到注入所述金屬化聚丙烯膜電容器中的全過程,溫度均應保持在75℃以上,這種聚異丁烯浸漬劑成分較為單一,不具備更好的抗氧、抗老化、吸氣和吸水性能,而且注入的溫度一直保持在75℃以上,若溫度過高聚異丁烯會發生降解或解聚,導致平均分子量降低,而且聚異丁烯對聚丙烯薄膜的溶脹率在80℃時能夠達到12.5%,不利于工作條件繁重下電容器的工作。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在不影響電容器耐電壓的同時,顯著提高了金屬化電容器的電流通過能力,并獲得性能穩定、耐溫性好、儲存時間長的脈沖金屬化聚丙烯膜電容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未經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1517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