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有轉向杠桿的耙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15061.9 | 申請日: | 2016-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845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尹懷鵬;高自成;向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尹懷鵬 |
| 主分類號: | A01B59/00 | 分類號: | A01B5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34200 甘肅省張***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有 轉向 杠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機具附件,特別是一種帶有轉向杠桿的耙。
背景技術
耙是掛接在前行的動力上,用來將犁過的地耙平,同時將土塊弄碎的傳統農具,傳統的耙沒有杠桿,大型機械化作業中,是將耙的中部通過繩索直接掛接在拖拉機上,人坐在拖拉機上駕駛著機械作業,隨著小型化農業機械的發展,目前的小型田園管理機也可以耙地,但是,由于小型田園管理機是依靠人力扶著機械行走作業的,耙掛在機械的后面,人扶著機械走在耙的前面,使耙與機械的掛接距離很有限,其距離很小,距離過大時,耙會擋在人的前面,使人的腳步邁不開,會影響人的操作,在直線行走時,耙與機械保持平行狀態,在轉彎時,耙與機械的這種平行狀態逐漸被打破,當轉彎半徑過小時,機械朝里轉向的輪胎會與耙產生機械碰撞,有時甚至損壞機械或者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傳統的方法往往是將機械的扶手加長,以增大機械與耙的掛接距離,但是,加長機械扶手又要消耗材料,花費人力和時間,使機械的成本增加,機械的長度增加,影響機械的靈活性。
發明內容
這了解決上述難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帶有轉向杠桿的耙。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有轉向杠桿的耙,其特征是:在耙的中部位置垂直設置一個杠桿,在杠桿的外端部設置一個掛接鉤或者掛接環。杠桿的作用是在轉彎時將耙的行走角度與機械行走角度盡量保持同步,使耙與機械盡量保持平行狀態,讓機械轉向時里邊的一個輪胎與耙保持足夠的距離,使耙與機械轉向時里邊的一個輪胎不產生碰撞,從而保護機械的正常運行。掛接鉤或者掛接環用來與機械掛接。
前述的帶有轉向杠桿的耙,其特征是:在杠桿的左右兩邊還可以分別設置一個加強筋。加強筋用來加固杠桿的穩固性。
前述的帶有轉向杠桿的耙,其特征是:杠桿的形狀可以是一個側“人”字形。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可以省略加強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用杠桿代替繩索,不但簡化結構,同時,杠桿可以在轉彎時將耙與機械盡量保持平行,使耙與機械轉向時里邊的一個輪胎與耙不產生碰撞,從而保護機械的正常運行。并且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不需要另外加長操作扶手。
附圖說明
圖1是該發明的側面圖。
圖2是圖1的A向視圖。
圖3是第二個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4是第三個實施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圖2所示的第一個實施例中,耙1掛接在機械5上,在耙1的中部位置垂直設置一個杠桿2,為了保證其強度,杠桿2的材料較粗,在杠桿2的外端部設置一個掛接鉤或者掛接環3,杠桿2的形狀可以是“一”字形。
在圖3所示的第二個實施例中,其它與第一個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是在杠桿2的左右兩邊分別設置一個加強筋4,杠桿2的材料可以做的細一些,能夠節省原材料。
在圖4所示的第三個實施例中,其它與第一個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是杠桿2的形狀可以是“人”字形。這樣,杠桿2的材料也可以細一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尹懷鵬,未經尹懷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1506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促進半蒴苣苔種子萌發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輸液瓶保溫懸掛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