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艙室通風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12830.X | 申請日: | 2016-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647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0 |
| 發明(設計)人: | 孫衛民;徐躍鷹;張偉;江嘯濤;沈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船廠船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J2/06 | 分類號: | B63J2/06;F24F1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31283 | 代理人: | 薛琦,孫靜 |
| 地址: | 20216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艙室 通風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風系統,特別涉及一種艙室通風系統。
背景技術
大部分現代船型較小且結構復雜,對于涂裝過程中布置防爆風機用于通風難度較大,機艙內油、水艙室人孔(600*400)較普通散貨和箱船的人孔(800*600)小,而普通成年人肩寬360-400mm,如放置了直徑200mm的通風管和保證工藝質量要求需放置的直徑250mm除濕機風管,滿足通風需求后施工人員無法自由進出艙室人孔,影響安全逃生,存在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艙室通風系統。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艙室通風系統,其包括一艙室、兩根通風管和一防爆風機,所述防爆風機設置于所述艙室外部,所述艙室中具有一艙室人孔,兩根所述通風管均嵌設于所述艙室人孔,且兩根所述通風管的一端部均嵌設于所述防爆風機中,兩根所述通風管的通風方向相同且直徑均為120mm。
較佳地,所述防爆風機的功率為11KW~18.5KW。
較佳地,所述防爆風機的功率為18.5KW。
較佳地,所述艙室通風系統還包含一除濕機風管,所述除濕機風管嵌設于所述艙室人孔,且所述除濕機風管的一端部嵌設有一除濕機中,所述除濕機設置于所述艙室外部。
較佳地,所述除濕機風管的直徑為250mm。
較佳地,所述艙室人孔的橫截面為橢圓,所述橢圓的長軸的長度為600mm, 所述橢圓的短軸的長度為400mm。
較佳地,每一所述通風管的長度為4m,兩根所述通風管的另一端部分別套設或嵌設有M根和N根附加通風管,每一所述附加通風管的長度均為4m,M和N均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數。
較佳地,M和N均小于或等于7。
較佳地,M與N不相同。
在符合本領域常識的基礎上,上述各優選條件,可任意組合,即得本發明各較佳實例。
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
通過改進風管口徑,對艙室施工配置標準通風設備,保證通風有效;同時對通風管系統排布及布置進行標準定置,解決了艙室人孔小放置風管后人員進出困難的難題,使得施工人員能夠較易進出艙室進行維護和逃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現有技術的艙室人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艙室人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艙室結構示意圖
艙室人孔1
除濕機風管2
新防爆通風管3
艙室4
原防爆通風管5
艙室人孔長軸11
艙室人孔短軸12
除濕機風管直徑21
新防爆通風管直徑31
原防爆通風管直徑5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的方式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并不因此將本發明限制在所述的實施例范圍之中。
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的艙室通風系統中,一根原防爆通風管5和除濕機風管2通過艙室人孔1,原防爆通風管5的直徑51為200mm;如圖2所示,改進后的艙室通風系統中,兩根新防爆通風管3和除濕機風管2通過艙室人孔1,每根新防爆通風管3的直徑31為120mm,除濕機風管2的直徑21都為250mm,如圖3所示,防爆風機都設置于所述艙室4外部,新防爆通風管3的一端部均嵌設于防爆風機中,兩根新防爆通風管5的通風方向相同,艙室人孔1的橫截面為橢圓,所述橢圓的長軸11的長度為600mm,所述橢圓的短軸12的長度為400mm。
一根原防爆通風管5和一根新防爆通風管3的截面積計算如下:原防爆通風管5截面積S1=πr2=π(d/2)2=3.14*(0.2/2)2=0.0314m2,新防爆通風管3截面積S2=πr2=π(d/2)2=3.14*(0.12/2)2=0.011304m2
一根120mm新防爆通風管3較200mm原防爆通風管5截面積減少64%,采取兩根新防爆通風管3通風情況下,占用截面積減少28%,即原防爆通風管5所占面積比兩根新防爆通風管3多占用面積0.008792m2,所以,采用新防爆通風管3進行通風可使得施工人員能夠較易進出人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船廠船舶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船廠船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1283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凹凸轉柱操縱裝置
- 下一篇:船艇通風結構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