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粉煤干餾活化一體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10735.6 | 申請日: | 2016-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493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湛明;續聯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府谷縣三聯煤電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B53/04 | 分類號: | C10B53/04;C10B57/16;C10J3/46;C10J3/7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94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粉煤 干餾 活化 一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煤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粉煤干餾活化一體爐。
背景技術
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政策,鼓勵發展以褐煤、煙煤等低質煤為原料的煤炭深加工項目,煤炭分質綜合利用等煤炭深加工的新模式。
針對目前蘭炭市場需求持續低迷,蘭炭產業陷入了全行業虧損的境地。全力開拓蘭炭應用市場,是促進蘭炭產業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蘭炭產業必須轉型升級唯一出路。針對神府粉煤不能在直立爐干餾的現狀,急需研發一種粉煤連續低溫干餾、熱解、活化技術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粉煤干餾活化一體爐,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具有熱效率高、產油率高、焦油中含塵量低、產氣率大、煤氣熱值高、能耗低、設備簡單、維護量小、操作彈性大、自動化程度高及污染小等特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粉煤干餾活化一體爐,包括料倉,料倉的下部設有若干下料嘴,下料嘴下部連接有粉煤預熱裝置,粉煤預熱裝置下部連接至炭化室,炭化室的下部設有高溫蒸汽布氣裝置,高溫蒸汽布氣裝置的入口端連接至用于提供與粉煤反應的850~1000℃高溫蒸汽的高溫蒸汽管道,炭化室的底部設有活性焦排料閥,活性焦排料閥的底部設有刮板輸料機;炭化室的兩側均設有用于將粉煤加熱至750~800℃的粉煤加熱裝置。
進一步地,粉煤預熱裝置的一側連接有熱廢氣進氣管道,另一側連接有廢氣排出管,且熱廢氣進氣管道連接至粉煤加熱裝置。
進一步地,粉煤加熱裝置包括上行加熱裝置和下行加熱裝置,所述上行加熱裝置包括上蓄熱室以及與上蓄熱室并列設置的若干空廢氣預熱道,上蓄熱室的上部設有連通空廢氣預熱道頂部的上水平氣道,上蓄熱室的下部連接有上行空廢氣交換器;
所述下行加熱裝置包括下蓄熱室以及與下蓄熱室并列設置的若干立火道,所述立火道與空廢氣預熱道上下對應設置,且上下對應的立火道與空廢氣預熱道連通,下蓄熱室的上部設有連通立火道底部的下水平氣道,下蓄熱室的下部連接有下行空廢氣交換器,上行空廢氣交換器與下行空廢氣交換器之間連接有廢氣管道,所述廢氣管道與熱廢氣進氣管道相連。
進一步地,立火道的頂部設有能夠將煤氣從立火道頂部通入的上行富煤氣燒嘴,所述上行富煤氣燒嘴連接至上行煤氣進口管,立火道的底部設有能夠將煤氣從立火道底部通入的下行富煤氣燒嘴,所述下行富煤氣燒嘴連接至下行煤氣進口管。
進一步地,上水平氣道的頂部設有用于對空廢氣預熱道與立火道進行測溫及檢查的探火孔。
進一步地,粉煤預熱裝置與炭化室之間設有煤氣集氣裝置,煤氣集氣裝置包括設置在炭化室上部的煤氣集氣陣傘,煤氣集氣陣傘的底部連接有若干并列設置的煤氣集氣通道,所述煤氣集氣通道包括若干串聯設置的煤氣集氣罩,所述煤氣集氣罩為圓臺形。
進一步地,煤氣集氣陣傘的出口端通過橋管和集氣管連接至煤氣凈化系統,且橋管和集氣管之間設有氨水噴淋裝置。
進一步地,炭化室的內側還設有用于將煤氣輸送至煤氣集氣陣傘的百葉窗轉。
進一步地,下料嘴與粉煤預熱裝置之間設有插板閥。
進一步地,活性焦排料閥包括在豎直方向上平行設置的上段定量排料閥和下段定量排料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首先本發明可大型化設計:本發明的熱量由燃燒室與炭化室之間的耐火材料隔墻傳遞。單爐規模可與大型冶金焦爐媲美,最大可達年產100萬噸以上。其次本發明可入爐粉煤:與原有直立炭化爐相比較,該爐對原料煤的粒徑要求與以往的傳統直立炭化爐不同,可采用粒徑較小的粉煤。因此本發明對原料煤的要求較低,采用劣、低質的粉煤作為生產原料,改變了原有蘭炭直立炭化爐生產不能使用粉煤作為原料煤的現狀。從原料煤上與現有蘭炭生產工藝形成差別,既可以充分利用煤礦的煤炭資源,同時粉煤原料價格低,企業可降低原料成本,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大大提高了煤炭資源的利用率,顯著降低了入爐煤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府谷縣三聯煤電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府谷縣三聯煤電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1073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分子減水劑聚合生產裝置
- 下一篇:一步法合成雙氰胺的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