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飛機吊網試驗加載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10340.6 | 申請日: | 2016-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7115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進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3/00 | 分類號: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 地址: | 150066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機 試驗 加載 機構 | ||
本發明屬于飛機地面試驗技術,具體涉及一種飛機吊網試驗加載機構。所述的機構包括主承力柱(1)、上支臂(3)和下支臂(4),上支臂(3)安裝在主承力柱(1)的一端,下支臂(4)和上支臂(3)鉸接在一起,下支臂(4)安裝在主承力柱(1)的另一端,下支臂(4)的外端面上設置有圓弧形型面結構。優化了飛機吊網受力形式,使受力更接近于真實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飛機地面試驗技術,具體涉及一種飛機吊網試驗加載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飛機吊網試驗一般采用配重塊加鐵絲護網的方式進行加載,先將配重塊擺放至鐵絲護網上,再將飛機吊網連同護網及配重塊用吊車吊起,通過力傳感器測量配重塊重量并進行調整,直至達到要求范圍,一般需要起吊2~3次,配重調整完成后再次起吊并保載,從而完成吊網試驗。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安裝簡便、結構緊湊,便于推廣應用的飛機吊網試驗加載機構。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飛機吊網試驗加載機構,其特征為:所述的機構包括主承力柱1、上支臂3和下支臂4,上支臂3安裝在主承力柱1的一端,下支臂4和上支臂3鉸接在一起,下支臂4安裝在主承力柱1的另一端,下支臂4的外端面上設置有圓弧形型面結構。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上支臂3和下支臂4與主承力柱1鉸接。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下支臂4外端面上的圓弧形型面結構為木質材料,弧度為60度。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下支臂4為槽型鋼結構,下支臂4槽的寬度大于上支臂3的寬度。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主承力柱1的下端固定有球鉸接頭6。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一、優化了飛機吊網受力形式,使受力更接近于真實情況;二、安裝簡單,連接活動支臂組成傘狀結構即可進行試驗,極大地簡化了試驗安裝過程,提高工作效率50%以上;三、提高了試驗安全性,取消了配重塊的使用,避免配重塊滑落產生的磕傷、碰傷,提高試驗安全性30%;四、使用液壓伺服控制系統加載控制,試驗精度提高至±1%;五、使用完畢可收起,結構緊湊,節省場地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圖;
圖中:1-主承力柱、2-單耳接頭、3-上支臂、4-下支臂、5-木質工裝、6-球鉸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飛機吊網試驗加載機構,其特征為:所述的機構包括主承力柱1、上支臂3和下支臂4,上支臂3安裝在主承力柱1的一端,下支臂4和上支臂3鉸接在一起,下支臂4安裝在主承力柱1的另一端,下支臂4的外端面上設置有圓弧形型面結構。
飛機吊網試驗中,將配重塊加載方式改為液壓伺服控制系統加載,通過液壓作動器對加載機構施加載荷,由加載機構將力傳遞給飛機吊網,從而完成試驗。
飛機吊網試驗加載機構為傘狀結構為可拆卸機構,中心為六面型主承力柱,底部安裝球鉸接頭,上端由6個單耳安裝球軸承后連接6根活動支臂,可沿主承力柱1方向打開和閉合,主承力柱1下端同樣連接6根活動支臂,可沿主承力柱1方向打開和閉合,下端支臂外側安裝弧形木質工裝,弧度為60°,工作時下端支臂活動端分別與上端支臂活動端通過球軸承連接,組成傘狀結構后,將鐵絲護網置于傘狀試驗工裝與飛機吊網之間,將飛機吊網連同加載機構一同吊起,將液壓作動器與承力柱底部球鉸接頭連接,即可進行試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103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