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滅蟲貼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610208793.5 | 申請日: | 2016-04-06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243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發明(設計)人: | 陳東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東霖 |
主分類號: | A01M1/20 | 分類號: | A01M1/20;B32B7/06;B32B7/12;B32B27/06;B32B27/18;B32B27/32;B32B29/00;B32B33/00;B32B37/1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誠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盧志文 |
地址: | 伊斯梅爾街*** | 國省代碼: | 待定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滅蟲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滅蟲貼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滅蟲貼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害蟲無處不在。床蟲(螨蟲、臭蟲、床虱)以人為交通工具,被帶入臥室、宿舍、酒店等。它們會引發皮膚瘙癢、疼痛、過敏、呼吸疾病,以及影響睡眠質量。蒼蠅、蚊子、螞蟻和蟑螂,把骯臟環境中的細菌和病毒帶到生活里(廚房、餐飲、食品等),從而危害健康,甚至生命。其他害蟲,一旦入侵到糧儲、農產品、收藏品、木制品等行業中,將會帶來巨大損失!!!
針對以上害蟲,傳統的滅蟲方法是噴灑殺蟲劑或者投放藥物。
噴灑殺蟲劑藥效不持久,需反復噴灑,從而造成惡性循環,不斷的污染環境,而且易被吸入人體中,危害健康;投放藥物藥性猛烈,由于監督不力,可能導致小孩或寵物誤食,造成生命危險。
傳統的滅蟲方法對使場所有一定的要求,比如無法投放藥物在豎直的墻面上。
傳統的滅蟲方法,殺蟲劑或藥物的形狀不固定,攜帶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滅蟲貼,該滅蟲貼可以貼在任何場所,并且攜帶方便。
本發明的還在于提供一種滅蟲貼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可以將多余的氣泡與膠水擠壓出;還可以加快膠水生效,縮短生產周期。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滅蟲貼,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滅蟲層、復合粘接層、載體層,所述滅蟲層被所述復合粘接層粘接在所述載體層上。
進一步地,所述滅蟲層內含有活性成分,活性成分與滅蟲層結合為一體,活性成分可更有效滅蟲;這里的活性成分可以是類似除滅菊脂的活性成分,它是通過植物提取、生產和配制,含有活性成分的滅蟲層,有效防治和消滅塵螨和臭蟲等。
進一步的,所述載體層的另一面設置有背面涂膠層。
進一步的,所述背面涂膠層的另一面還設置有離型層。
更具體的,所述離型層為離型紙。
更具體的,所述述滅蟲層還至少含有抗氧化劑、LLDPE、中密度聚乙烯、抗紫外線劑、流變改質劑、滑劑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一種滅蟲貼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分別制備滅蟲母粒和抗紫外母粒,備用;
步驟二,將上述滅蟲母粒、抗紫外母粒和中密度聚乙烯混合,制得組合物,再將制得的組合物與LLDPE混合,制成混合物;
步驟三,將上述制成的混合物放入吹塑薄膜機,吹制成滅蟲層;
步驟四,將上述滅蟲層通過復合粘接層與載體層復合。
進一步的,步驟四中還包括,在載體層的另一面涂布膠水,使載體層另一面形成背面涂膠層。
進一步的,上述步驟四中還包括,在載體層的另一面形成的背面涂膠層復合離型層。
更具體的,上述步驟四中,滅蟲層通過復合粘接層與載體層復合的復合卷壓重量為市2-5kg/m;滅蟲層通過復合粘接層與載體層復合的烘干溫度為65-75°C。
本發明的滅蟲貼有益效果如下:
(1)滅蟲層被復合粘接層粘接在載體層上,相應的被固定,滅蟲貼方便攜帶。
(2)背面涂膠層具備粘性,可以使滅蟲貼粘接在任何場所,使用方便。
(3)需要使用滅蟲貼時,將離型層從背面涂膠層上剝離后,可以使滅蟲貼粘接在任何場所;不需要使用滅蟲貼時(比如將滅蟲貼疊放運輸時等),離型層可以防止滅蟲貼被粘接,避免了麻煩。
本發明的滅蟲貼的制備方法以下有益效果:
(4)可以將多余的氣泡與膠水擠壓出。
(5)還可以加快膠水生效,縮短生產周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滅蟲貼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制備本發明滅蟲貼的制備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滅蟲貼,包括依次層疊的滅蟲層1、復合粘接層2和載體層3;所述滅蟲層1被所述復合粘接層2粘接在所述載體層3上。
本實施例中,所述載體層3為固定形(即受到外力、不受到外力的情況下均可保持為一個整體)的薄膜狀物體,比如BOPP(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等。
滅蟲層1內含有活性成分6;該活性成份是類似除蟲菊酯的活性成分;這里,除蟲菊、天然的害蟲殺手,通過植物提取、生產和配制,當害蟲接觸時,除蟲菊酯活性有效成份阻礙害蟲的神經細胞,讓神經細胞的正常功能受阻,使得神統系統關閉至使害蟲在一小時內死亡,實現防治和消滅害蟲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東霖,未經陳東霖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0879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