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程機械平衡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07871.X | 申請日: | 2016-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21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徐振宇;趙金杰;程繼洪;史春麗;劉曉明;孫玉梅;孟凡新;王紅華;高愛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南山學院 |
| 主分類號: | F04D29/041 | 分類號: | F04D29/041;F04D29/58;F04D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盛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 地址: | 265713 山東省煙臺***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程機械 平衡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軸流泵中軸桿的平衡組件,涉及一種工程機械平衡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軸流泵葉輪葉片通常固定焊接在輪轂上,由于軸流泵的流量楊程需要根據水環境和技術需求不同,需要對葉片方位進行調節。尤其是當軸流泵啟動和停機時,葉片會發生短時逆轉從而帶來反向反向推力,進而給葉片帶來位移偏差,需要實時調整。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工程機械平衡控制系統,調節精密度高、實現了葉片位置的實時精密調節,具有穩定性高,壽命長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工程機械平衡控制系統,包括軸桿,襯套、第一滾子平面軸承、第二滾子平面軸承、平衡環套、壓縮彈簧、軸承端蓋、油封端蓋、連接件和注油管,所述平衡環套固定在連接件的底端且內壁設有用于固定軸承的環形凸臺,所述環形凸臺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別對應的設有容納壓縮彈簧的盲孔,所述襯套套在軸桿上,且襯套和軸桿之間設置有油封套,所述第一滾子平面軸承設在襯套上并位于環形凸臺上表面,所述第二滾子平面軸承設在襯套上并位于環形凸臺的下表面,所述環形凸臺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兩個盲孔內均設置壓縮彈簧,該壓縮彈簧分別對應第一滾子平面軸承和第二滾子平面軸承,所述軸承端蓋設在第一滾子平面軸承的上端,所述油封端蓋固定在平衡環套的底部并與油封套配合形成密封,所述環形凸臺、軸承端蓋和襯套均設有油路通孔,所述注油管連通油封端蓋,使得潤滑油依次流經各油路通孔,從而對平衡調節組件中各部件的接觸面提供潤滑;所述軸桿和所述壓縮彈簧均采用高強度不銹鋼材料,所述注油管選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作為優選,還包括導向圈,所述連接件設在導向圈內,并能沿導向圈上下移動。
作為優選,所述平衡環套的外圍還設有內襯作為水箱,通常采用直接在平衡環套的外圍焊接鐵板形成水箱,從而對各部件進行冷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軸桿1、襯套2、第一滾子平面軸承3、第二滾子平面軸承4、平衡環套5、壓縮彈簧6、油封端蓋7、連接件8、注油管9、環形凸臺10、油路通孔11、導向圈12、水箱1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工程機械平衡控制系統,包括軸桿,襯套、第一滾子平面軸承、第二滾子平面軸承、平衡環套、壓縮彈簧、軸承端蓋、油封端蓋、連接件和注油管,所述平衡環套固定在連接件的底端且內壁設有用于固定軸承的環形凸臺,所述環形凸臺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別對應的設有容納壓縮彈簧的盲孔,所述襯套套在軸桿上,且襯套和軸桿之間設置有油封套,所述第一滾子平面軸承設在襯套上并位于環形凸臺上表面,所述第二滾子平面軸承設在襯套上并位于環形凸臺的下表面,所述環形凸臺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兩個盲孔內均設置壓縮彈簧,該壓縮彈簧分別對應第一滾子平面軸承和第二滾子平面軸承,所述軸承端蓋設在第一滾子平面軸承的上端,所述油封端蓋固定在平衡環套的底部并與油封套配合形成密封,所述環形凸臺、軸承端蓋和襯套均設有油路通孔,所述注油管連通油封端蓋,使得潤滑油依次流經各油路通孔,從而對平衡調節組件中各部件的接觸面提供潤滑;所述軸桿和所述壓縮彈簧均采用高強度不銹鋼材料,所述注油管選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作為優選,還包括導向圈,所述連接件設在導向圈內,并能沿導向圈上下移動。作為優選,所述平衡環套的外圍還設有內襯作為水箱,通常采用直接在平衡環套的外圍焊接鐵板形成水箱,從而對各部件進行冷卻。
連接件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上下移動從而使得平衡環套在沿導向圈上下移動,從而對位置進行實時調整。軸桿通常連接葉輪裝置,但在啟動瞬間,軸桿受液流影響會產生瞬時反向推力,從而對軸桿產生偏移,此時在平衡環套環形凸臺上下表面的壓縮螺栓對滾子平面軸承起到緩沖調整作用,本發明中采用上下兩組平面軸承是利用平面軸承的強橫向抗壓偏移性能,且上下兩個方向均能起到緩沖作用,從而加強其自平衡能力。另外,本發明的潤滑系統更精巧,注油管加注的潤滑油沿平衡環套的油路通孔向上流過依次對兩個平面軸承潤滑,再經過軸承蓋頭的油路通孔并對襯套與軸桿之間的接觸面提供潤滑油。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用來解釋說明本發明,而不是對本發明進行限制,在本發明的精神和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對本發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變,都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南山學院,未經煙臺南山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0787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