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養生保健瓜蔞子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07216.4 | 申請日: | 2016-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471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立顯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立顯 |
| 主分類號: | A23L25/00 | 分類號: | A23L25/00;A23L33/105;A23L2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養生 保健 瓜蔞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養生保健瓜蔞子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瓜蔞子是瓜蔞的成熟種子,是傳統的中藥材。《本草綱目》記載,現代醫學論證:瓜蔞子含有鈣,鎂,鋅,銅,鈉,錳,硼,蛋白質,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對癌細胞有控制作用,有滋補美容,健胃潤肺,潤腸通便,利壓寬胸,養心安神等神效。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瓜蔞子已成為饋贈親朋和旅游,休閑,茶余飯后的席前珍品,銷售量逐年增大,目前上海,廣州,合肥等十幾個大、中城市銷售量十分看好。目前市場上的瓜蔞子炒制品種類數不勝數,但普遍存在著易磕性差、產品質量不穩定、品質差異大的問題,且受增味添加劑的影響,較易吸引蚊蠅等蟲類的叮食,增加了病菌傳播的幾率,給食用者帶來潛在的危害。人們在吃食此類休閑食品時,通常時間較長,久坐易產生疲勞感,甚至會引發身體疾病,降低了食用的舒適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養生保健瓜蔞子及其制備方法,制得的瓜蔞子不僅具有質量品質穩定、易磕的特點,又能避免蚊蠅等蟲類的叮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且有很好的保健養生效果,能降低人們久坐嗑食瓜蔞子的疲勞感,提高食用的舒適性。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養生保健瓜蔞子,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質制成:
650~700份瓜蔞子、3~4份茶葉、2~4份荊芥、3~5份八角、2~4份桂皮、2~3份百部、1~2份遠志、3~6份甘草、1~2份當歸、1~3份茯苓、2~4份白鮮皮、2~4份苦楝葉、3~5份三七、2~4份銀杏葉、3~5份枸杞、3~5份何首烏、2~4份青葙子、4~7份核桃仁、8~15份藍莓、8~10份山楂、5~8份香根草、3~5份香葉天竹葵、1~3份七里香、5~7份添加劑;所述添加劑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質組成:20~35份食鹽、2~5份安賽蜜、3~5份酒石酸、1~2份褐藻寡糖、1~3份龍膽二糖、2~4份電解多維、6~8份蜂花粉提取物。
進一步的,所述蜂花粉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將蜂花粉放入其質量2~4倍的濃度為95%的乙醇溶液中,同時輔以30~32KHz的超聲波進行提取,1~1.5h后過濾得上清液,然后蒸餾濃縮至原體積的一半即可。
一種養生保健瓜蔞子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原料預處理:去除瓜蔞子原料中大、小粒,蟲蛀粒、霉變粒、癟籽粒、破碎粒和雜質,稱取650~700份瓜蔞子備用;
(2)原料去膜:將處理好的瓜蔞子放在濃度為0.1~0.2mol/L的小蘇打溶液中,加熱至25~30℃,不斷攪拌15~20min,至95%以上的瓜蔞子表面無黏液為止,然后取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備用;
(3)原料蒸煮:將650~700份瓜蔞子、5~7份添加劑共同放入1000~1100份清水中,加熱熬煮60~100min,熬煮的溫度保持在90~100℃;
(4)低溫處理:將蒸煮后的瓜蔞子取出,放入溫度為75~85℃的條件下烘干至水含量為20~30%后,再將其放入密封玻璃器皿中,置于溫度為2~4℃的冰箱內冷凍3~5h;
(5)炒液制備:
a.將4~7份核桃仁、8~15份藍莓、8~10份山楂共同混合粉碎后制漿,再加入其總質量0.1~0.2%的果漿酶酶解2~3h,過濾得酶解液備用;
b.將3~4份茶葉、2~4份荊芥、3~5份八角、2~4份桂皮、2~3份百部、1~2份遠志、3~6份甘草、1~2份當歸、1~3份茯苓、2~4份白鮮皮、2~4份苦楝葉、3~5份三七、2~4份銀杏葉、3~5份枸杞、3~5份何首烏、2~4份青葙子放入其總質量3~5倍的清水中,加熱沸煮1~1.5h,然后過濾得煎煮液,再將煎煮液蒸餾濃縮至原體積的20%~25%,最后將操作a中的酶解液混入攪拌均勻即得炒液;
(6)原料炒制:將炒砂和砭石按重量比10:1混合均勻后放入炒鍋中,加熱炒鍋并使炒砂的溫度維持在110~120℃,然后將步驟(4)處理好的低溫瓜蔞子取出,立即送入炒鍋中,翻炒5~10min后,再將步驟(5)制得的炒液均勻鋪灑在瓜蔞子上,然后再持續翻炒40~50min,炒制至九成干時將瓜蔞子取出自然晾干即可。
進一步的,步驟(6)所述的砭石的顆粒直徑小于6mm。
所述茶葉為綠茶,如毛尖、龍井、霍山黃芽等。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立顯,未經楊立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0721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健脾干果香辣醬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以花生為核心的食品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