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易干木材的干燥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05103.0 | 申請日: | 2016-04-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2769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賢軍;牟群英;劉壯青;張艷來;郝曉峰;張明龍;黃瓊濤;蔡琦;胡進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6B9/00 | 分類號: | F26B9/00;F26B3/00;F26B23/00;F26B25/22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趙洪;姜芬 |
| 地址: | 410004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木材 干燥窯體 飽和蒸汽發生器 通風排濕系統 加熱系統 進氣口 干燥方法及裝置 堆積 干燥裝置 控制系統 干燥窯 檢測 體內 干燥參數 恒溫干燥 降溫干燥 區域連通 升溫干燥 電連接 可開啟 預熱 出窯 冷卻 能耗 大門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易干木材的干燥方法及裝置,本發明的易干木材的干燥方法包括木材堆積、升溫預熱、升溫干燥、恒溫干燥、降溫干燥和冷卻出窯,本發明的易干木材的干燥裝置包括干燥窯體,干燥窯體上設有干燥窯體大門,易干木材的干燥裝置還包括通風排濕系統、加熱系統、檢測控制系統和飽和蒸汽發生器,干燥窯體內設有木材堆積區域,干燥窯體上設有可開啟或關閉的進氣口,通風排濕系統、加熱系統和飽和蒸汽發生器均與木材堆積區域連通,檢測控制系統用于檢測干燥窯體內的干燥參數并分別與通風排濕系統、加熱系統、飽和蒸汽發生器和進氣口電連接,本發明具有干燥速度快、能耗低且對環境污染小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木材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易干木材的干燥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干燥是木材加工中的重要工序,干燥時的能耗約占木材加工總能耗的40-70%,且干燥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木材的利用率的高低和木制品質量的優劣。
目前,常規蒸汽干燥由于具有工藝成熟、裝載量大等優點被廣泛應用,是現有技術中最主要的木材干燥方法,但該方法存在能量利用率低、干燥速度慢、干燥時間長等缺陷,且采用該方法對木材進行干燥的過程中需要對外排放干燥廢氣,對環境產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在易干鋸材、單板材的干燥作業中,該缺點表現得尤為突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干燥速度快、能耗低且對環境污染小的易干木材快速干燥方法及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易干木材的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木材堆積:將易干木材堆積至干燥窯體內的木材堆積區域內,并在材堆中安置溫度傳感器和含水率傳感器;
S2、升溫預熱:關閉干燥窯體大門和進氣口,在通風排濕狀態下,將干燥窯體內溫度提升至40℃-45℃,并保溫0.5h-2h,隨后繼續將干燥窯體內溫度提升至80℃-85℃,并保溫0.5h-2h;
S3、升溫干燥:將干燥窯體內溫度提升至105℃-110℃,并保溫0.5h-2h,在保溫過程中,向干燥窯體內通入高壓飽和水蒸汽,用水蒸汽替換干燥窯體內剩余的空氣,當干燥窯體內的空氣含量低于5% 后,停止通入高壓飽和水蒸汽;
S4、恒溫干燥:將干燥窯體內溫度提升至設定干燥溫度T,其中,110℃≤T≤160℃,維持干燥窯體內溫度在設定干燥溫度T,直至易干木材含水率降低到比設定的目標含水率高1%-2%為止;
S5、降溫干燥:停止提升干燥窯體內溫度,保持通風、停止排濕,打開干燥窯體的進氣口,使干燥窯體內溫度緩慢自然冷卻;
S6、冷卻出窯:待易干木材芯層溫度降低到高于室外溫度不超過20℃后,開啟干燥窯體大門,將干燥好的易干木材取出。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在所述步驟S1中,按照LY/T1068-2012 標準對易干木材進行堆積處理,材堆的高度為1.0m-3.0m,材堆的寬度為1.0m-2.5m,隔條的厚度為20mm-30mm,隔條的寬度為30mm-40mm。
一種易干木材的干燥裝置,包括干燥窯體,所述干燥窯體上設有干燥窯體大門,所述易干木材的干燥裝置的還包括通風排濕系統、加熱系統、檢測控制系統和飽和蒸汽發生器,所述干燥窯體內設有木材堆積區域,所述干燥窯體上設有可開啟或關閉的進氣口,所述通風排濕系統、加熱系統和飽和蒸汽發生器均與所述木材堆積區域連通,所述檢測控制系統用于檢測所述干燥窯體內的干燥參數并分別與所述通風排濕系統、加熱系統、飽和蒸汽發生器和進氣口電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未經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051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