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快速高效的農桿菌介導的小麥莖尖遺傳轉化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610202826.5 | 申請日: | 2016-04-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029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明(設計)人: | 趙德剛;董璇;丁延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5/82 | 分類號: | C12N15/82;A01H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胡敬紅 |
| 地址: | 550025 ***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高效 桿菌 小麥 遺傳 轉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生物技術領域和植物基因工程領域,具體是一種快速高效農桿菌 介導的小麥遺傳轉化方法。
背景技術
小麥作為世界上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是人類獲取蛋白質與熱量的主要來源之 一。根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預測,世界小麥需求量將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長,但近十多 年來,由于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和人口數量的持續增長,培育出優質,高產的小麥是一個急 需解決的問題。傳統的小麥雜交育種過程緩慢,存在基因連鎖和生殖隔離的缺點,很難產生 新品質的小麥。借助于一些理化條件的誘變育種,需要大量材料,并且難以控制誘變的方 向,有益突變率較低,難于進行篩選。以細胞融合的方式獲得雜種細胞,培養并發育成植株 的細胞工程育種,技術復雜,難度較大,會導致生物品系減少,個體生存能力下降。目前,采 用基因工程的技術獲得小麥新品種是最高效的育種方式之一。
1992年,世界上才成功獲得第一例轉基因小麥,作為最后一個轉化成功的重要和 谷類糧食作物,其轉化效率較低,重復性較差,轉化規模較小,主要是因為兩方面:一方面小 麥屬于六倍體作物,且遺傳背景復雜,其基因組較大(16000Mb),是玉米基因組的7倍,水稻 基因組的35倍。且重復序列較多。另一方面小麥的遺傳轉化過程中DNA導入頻率低,并且轉 化后小麥愈傷組織的再生能力不強,有較強的基因型依賴性。所以導致小麥的遺傳轉化研 究起步較晚,進展緩慢。轉化效率遠遠低于其他植物如玉米水稻等。目前為止小麥轉化的方 法有:花粉管通道法,顯微鏡注射法等,基因槍法,電擊穿孔法,PEG法等,目前小麥轉化普通 采用的兩種方法是基因槍法與農桿菌介導法。但是,基因槍法經濟成本較高,容易造成外援 基因丟失,導致基因沉默。而農桿菌介導法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插入拷貝數較少,并能轉 化一些相對較大的DNA片段等優點,近年來,通過農桿菌侵染小麥愈傷組織的方法已經廣泛 的用于小麥遺傳轉化。但是該方法受到都須通過組織培養和植株再生途徑,操作過程中要 求嚴格,消耗時間長,工作量大,容易出現玻璃化,褐化,細胞突變等問題。且小麥本身具有 較強的基因特異性,其基因組相對于其他作物較大,也增加了轉化的難度。因此,能夠創制 出不依賴組織培養技術的小麥植株水平的轉化技術具有重大的意義。
ErwinSmith在一個世紀前對植物病原體進行研究時,發現了一種個革藍氏陰性 的植物病原菌—根癌農桿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研究發現:在植物受到損傷的 情況下,農桿菌能夠侵染大多數雙子葉植物和部分單子葉植物,植物受傷部位便會產生一 種特異的生物堿—冠癭堿,進入農桿菌細胞內。從而導致攜帶有外源基因的Ti質粒上的T— DNA轉移到受體細胞中,并整合到受體細胞的染色體上。農桿菌介導法的小麥遺傳轉化研究 所采用的受體材料有很多,包括:幼穗、幼胚、成熟胚、胚性愈傷組織、根尖、莖尖等。研究表 明:上述材料來源植物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具有時空差異性,針對不同的材料需采取了不 同轉化以及培養方法,操作過程較為繁瑣,為了提高轉化效率,獲得新的小麥品種。應該采 用較為理想的遺傳轉化材料,其應具有以下優點:第一,材料處理方式相對均一,具有高重 復性與普遍性。第二,材料分化程度低,細胞全能性強,具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可能性。第 三,材料容易獲取,減少取材對實驗的影響,便于進行實驗。第四,材料相對較大,有利于遺 傳轉化成功。由于小麥成熟個體較大,材料均一,重復性高,且易獲得,易保存,細胞全能性 強,是進行小麥遺傳轉化研究的理想材料。研究表明,傳統小麥農桿菌遺傳轉化往往需要借 助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而其中小麥受體基因型是影響農桿菌轉化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不 同小麥受體基因型對農桿菌的敏感性不同,轉化效率也顯著不同,研究表明,只有部分小麥 基因型的受體材料再生頻率高,絕大多數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小麥,其基因型差異較大,再 生性能差,仍然難以進行轉化,因此,建立一個轉化受體基因型依賴程度較低的小麥遺傳轉 化方法具有重大意義。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領域中的需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小麥遺傳轉化方法,避免了傳統小麥 遺傳轉化方法中的缺點,包括植物組織培養中嚴格無菌條件,培養過程中生長周期長,所需 經濟成本高,對材料的狀態和基因型要求較高等,建立了一種簡單方便高效快速的農桿菌 介導小麥莖尖的遺傳轉化方法。
一種快速高效的農桿菌介導小麥莖尖遺傳轉化方法,采用以下步驟:
1)取小麥成熟種子萌發,得到其發芽期個體,低溫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學,未經貴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0282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